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女性疾病

哪些情绪会影响性爱 经常生气的女人性欲会降低

发布者:伊犁的伊人 时间:2021-12-7 11:20

经常生气竟然会毁了性爱?人有七情六欲,每个人都可能会生气。但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经常生气、发火,不仅影响人的心脏健康,降低免疫力,还会影响性功能。“生气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气易导致男性出现勃起功能障碍。中医认为,在人的“七情”中,怒对应的是肝,过怒的情志,是直接伤及肝脏的,诸如“怒则气上”、“怒发冲冠”等,都是对生气这种不健康情志的经典诠释。肝主筋,男人能伸能缩的阴茎也算人体的“大筋”,所以古人用“宗筋勃起”来形容阴茎勃起。当人经常生闷气或者发怒时,肝受损会累及“大筋”,容易出现勃起问题,导致硬度不够。美国杜克大学综合医学中心主任特雷西德特博士领导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在40岁男性人群中,与不易生气的人相比,经常一肚子火气的男性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的几率高出一倍。

经常生气竟然会毁了性爱

生气会影响内分泌,导致女性性欲低下。生气会导致女性内分泌系统紊乱,身体合成更多的皮质醇,这种物质如果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出现月经不调、闭经或更年期提早到来等问题,还会引发肝气不舒、气滞血瘀,发生乳腺增生等疾病,导致女性过早衰老,进而出现阴道干涩、性冷淡等问题。

相关标签: 阴道

相关阅读

  • 穿久的内裤怎么处理
    穿久的内裤怎么处理
    穿久的内裤建议及时更换,避免因材质老化或细菌滋生影响健康。内裤作为贴身衣物,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变形、发黄、弹性下降等问题,还可能积累细菌和分泌物残留。内裤的更换周期通常为3-6个月,具体需根据使用频率和 ...
    11-05
  • 女性痛经治疗有哪些方法
    女性痛经治疗有哪些方法
    女性痛经可通过热敷、服用止痛药、口服避孕药、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痛经可能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宫颈狭窄等因素有关。1、热敷下腹部热敷有助于放松子宫肌肉,改善 ...
    11-04
  • 女性私处过敏有哪些对策
    女性私处过敏有哪些对策
    女性会阴过敏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过敏药物、穿着透气衣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会阴过敏可能与接触性皮炎、真菌感染、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化学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瘙痒、红 ...
    11-04
  • 哪些妇科疾病隐藏得很深
    哪些妇科疾病隐藏得很深
    隐藏较深的妇科疾病主要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慢性盆腔炎、卵巢早衰、输卵管积水等。这些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易被忽视,需通过专业检查确诊。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与环境毒素 ...
    11-04
  • 哪些女性应对子宫肌瘤保持警惕
    哪些女性应对子宫肌瘤保持警惕
    子宫肌瘤高发人群主要包括未生育或晚育女性、肥胖女性、长期精神压力大的女性、有家族遗传史的女性以及雌激素水平异常的女性。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激素水平、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密 ...
    11-04
  • 吃什么药月经马上来 不来月经吃啥药
    吃什么药月经马上来 不来月经吃啥药
    月经推迟可通过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益母草颗粒等药物调节,通常由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精神压力、过度减肥、子宫病变等原因引起。1、黄体酮胶囊:黄体酮胶囊是人工合成的孕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增厚脱 ...
    11-04
  • 穿紧身裤怎么不勒出尴尬部位
    穿紧身裤怎么不勒出尴尬部位
    穿紧身裤避免勒出尴尬部位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尺码、材质和款式,同时注意穿着技巧和内搭搭配。选择尺码时应当以腰围和臀围为主要参考指标,确保裤子能够贴合身体曲线但不会过度压迫。弹性面料如氨纶混纺材质能够提 ...
    11-04
  • 17岁女生一个月没来姨妈正常吗
    17岁女生一个月没来姨妈正常吗
    17岁女生一个月没来月经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因素有关。青春期女性月经周期尚未完全规律,偶尔延迟属于常见现象,但持续异常需警惕病理性因素。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尚未 ...
    11-04
  • 穿紧身裤子不尴尬吗
    穿紧身裤子不尴尬吗
    穿紧身裤子是否尴尬主要取决于个人感受、场合选择以及搭配方式。紧身裤本身是常见的服饰选择,合理穿搭可以避免尴尬感。日常穿着紧身裤时,选择合适尺码和材质能提升舒适度。高弹性面料如氨纶混纺的裤子更贴合身形且 ...
    11-04
  • 哪些饮料可以预防乳腺癌
    哪些饮料可以预防乳腺癌
    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特定饮料可以直接预防乳腺癌,但适量饮用绿茶、豆浆、低脂牛奶、石榴汁和番茄汁等可能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这些饮品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抗氧化、调节激素等机制发挥潜在保护作用。一、绿茶绿茶 ...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