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女性疾病

哺乳期避孕 哪些方法千万不可取?

发布者:就是小北 时间:2019-2-7 19:03

生完孩子之后,准妈妈们都进入里母乳喂养时期,性生活也开始逐渐恢复。很多妈妈以为“哺乳期闭经避孕法”很安全,结果而导致意外怀孕,身体还没完全复原又再次受到损伤。

 

 

错误观点一:哺乳期避孕——小心漏网之鱼

妈妈生完宝宝后,就开始母乳喂养。宝宝吮吸乳头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妈妈体里腺垂体释放出催乳素。催乳素不仅有促进乳房分泌乳汁的作用,而且还能抑制卵泡的生成,而卵泡不能发育的话,“大姨妈”就不会上门拜访。

正是因为“大姨妈”没来,有的妈妈就会以为是在安全期里,在这段时间不会怀孕。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在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中,确实有一种叫“哺乳期闭经避孕法”的方法,使用这一方法也确实能起到避孕的作用。不过要采用这一方法有效避孕,必须要完全符合以下五个原则;

1、产后6个月内为纯母乳喂养;

2、不管白天或晚上,只要婴儿饥饿,就得随时哺乳;

3、需添加辅食时,必须先哺乳后喂辅食;

4.不管是妈妈还是婴儿,即使生病,也得坚持哺乳;

5、不给婴儿奶瓶、橡皮奶嘴。

如果能坚持做到以上五点,而月经又尚未恢复的妈妈,那在这段哺乳期内意外怀孕的机率会在2%以下。不过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很多妈妈在孩子四个月左右就得回到工作岗位,所以很难做到上面五点。

上班后,妈妈得不到婴儿的充分吮吸,催乳素的分泌就会减少,相应地,卵泡渐渐开始发育。即使月经没有来,很有可能已经恢复排卵了。而且每个人卵巢的恢复情况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慢,有些人快,有的新妈妈甚至在产后28天左右就开始排卵。

就算能完全做到上面的五个原则,还有2%的机率会出现意外怀孕的现象呢。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漏网之鱼”,要谨慎使用哺乳期避孕法。

错误观点二:安全期避孕——拼的是人品

一般来说,卵子在排出后24~48小时内具备受孕能力;而精子在女性生殖道的存活时间为2~3天。所以在排卵前2~3天或排卵后1~2天发生性行为,都有可能受孕。根据这一时间推测,安全期一般是在月经后10天内,和月经后第20天之后到下次月经来潮。

也就是说,除去排卵期以外的整个月经周期的其他日子里,都是安全期。在安全期里发生性行为,大多情况下是不会怀孕的。不过这种利用安全期避孕的方法,只适合于月经周期规律、生活规律、长期同居、双方能相互配合及谅解的夫妻。

许多新妈在生产前能准确利用安全期避孕,但这一方法对于刚生完小孩的新妈来说,并不适用。因为刚生产完后,新妈的生活规律被打破,而且还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状况,无法测算出准确的安全期,因此产后新妈不宜用这种方法避孕。

错误观点三:吃避孕药避孕——哺乳期不吃为妙

口服避孕药是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制而成,避孕的成功率极高,因不影响性生活而备受人们的欢迎。

不过在产后,如果是母乳喂养宝宝,新妈就应该避免服用避孕药,因为避孕药的一些成分会抑制乳汁的分泌,使新妈分泌的乳汁不够,从而影响宝宝营养的摄取。而且这种药物随乳汁进入宝宝体内后,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

从宝宝的健康角度着想,新妈应尽量避免利用吃避孕药这种方法来避孕。如果确实需要服用避孕药,那就得选用一些不含雌激素的纯孕激素类避孕药,只有这种药物才不会使乳汁的质量和分泌量下降。

如果新妈已经服用了避孕药,也不必过于担心,只需多喝水加快药物排出体外的速度,同时最好暂停哺乳两天。

错误观点四:带节育环避孕——太早不适合

在中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关系,大多产妇在生完第一胎后都需要上环。其实上环,就是将节育器放置在女性的宫腔内,通过机械性刺激及化学物质的干扰,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由于上环不影响排卵,也不影响内分泌系统,因此使用这一方法避孕在国内非常普遍。不过这个方法用在新妈身上,就得非常谨慎,要选择合适的时间。

因为新妈刚生完宝宝,子宫壁比较薄而且柔软,如果过早放置节育环,很可能会发生穿孔的情况。一般来说,如果是顺产,新妈可在产后3个月就可进行上环;

如果是剖腹产,则需要等到半年后才能上环。但是有些新妈在产后1个月左右就恢复排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上环前夫妻同房,就还是会有怀孕的可能。

最佳的哺乳期避孕方式:避孕套——男人请自带

看了上面四种在哺乳期里的避孕方法,虽然各有优点,但也有一定的不足。现在向大家推荐一种最佳的避孕方式——让男人使用避孕套。

一方面,避孕套使用方便简单,而且购买方便;另一方面,使用这种方法避孕对夫妻双方几乎没有副作用,还能防止性病的传染。

不过要注意的是,丈夫必须在同房一开始时就戴上,事先还得先检查一下安全套有无破口,结束后还得及时取出,这样才能保证避孕效果。

相关标签: 月经

相关阅读

  • 安全裤和内裤区别
    安全裤和内裤区别
    安全裤和内裤的主要区别在于功能设计和适用场景,安全裤主要用于防走光、吸汗和增加舒适度,而内裤是基础贴身衣物,侧重隐私保护和透气性。1.功能差异安全裤通常采用防透面料和加宽裤边设计,能有效防止裙装时的走光 ...
    07-31
  • 下体灼热感怎么回事
    下体灼热感怎么回事
    下体灼热感可能由阴道炎、尿路感染、外阴皮肤病变、过敏反应、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1.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或念 ...
    07-31
  • 阿罗裤需要穿内裤么
    阿罗裤需要穿内裤么
    阿罗裤一般不需要穿内裤,但可根据个人习惯或特殊需求选择搭配。阿罗裤是一种自带内衬的短裤,设计初衷是提供单层穿着体验,其内衬通常采用透气吸汗材质,能起到基础防护作用。若追求更佳透气性或存在皮肤敏感问题, ...
    07-30
  • 下身灼热有下坠感是什么病引起的
    下身灼热有下坠感是什么病引起的
    下身灼热有下坠感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盆腔炎、前列腺炎、阴道炎、子宫脱垂等疾病有关。这些疾病通常由病原体感染、炎症反应或盆底肌松弛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1、泌尿系统感染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可能 ...
    07-30
  • 安全裤和打底区别
    安全裤和打底区别
    安全裤和打底裤的主要区别在于功能设计和穿着场景不同。安全裤主要用于防走光、吸汗透气,通常搭配短裙或连衣裙穿着;打底裤则侧重修身塑形、保暖百搭,多用于秋冬季节或搭配长款上衣。1、功能差异安全裤采用棉质或 ...
    07-30
  • 下边有灼热感是什么原因
    下边有灼热感是什么原因
    下边有灼热感可能由外阴炎、尿路感染、阴道炎、前列腺炎、生殖器疱疹等原因引起。该症状通常与局部感染、炎症反应或皮肤刺激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1.外阴炎外阴炎是女性外阴皮肤黏膜的炎症,可能与细菌感染、 ...
    07-29
  • 下身流黄水是哪种炎症可以用高锰酸钾坐浴吗
    下身流黄水是哪种炎症可以用高锰酸钾坐浴吗
    下身流黄水可能与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有关,若无皮肤破损可遵医嘱使用高锰酸钾坐浴。高锰酸钾具有抑菌作用,但需严格按比例稀释,避免灼伤黏膜。阴道炎是女性常见炎症,分泌物异常是其典型表现之一。细菌性阴道 ...
    07-29
  • 13岁女孩老玩手机怎么办
    13岁女孩老玩手机怎么办
    13岁女孩频繁使用手机可通过设定使用时间、培养替代兴趣、家长榜样引导、建立家庭规则、心理沟通疏导等方式干预。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与青春期心理需求、社交依赖、娱乐习惯、家庭互动不足、学业压力释放等因素有关。1 ...
    07-28
  • 输卵管有炎症怎样治疗
    输卵管有炎症怎样治疗
    输卵管炎症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输卵管炎症可能由细菌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不洁性生活、宫腔操作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下腹痛、异常分泌 ...
    07-27
  • 13岁女孩可以穿超短裤吗
    13岁女孩可以穿超短裤吗
    13岁女孩可以穿超短裤,但需结合场合、气候及个人舒适度综合判断。超短裤的穿着主要与活动自由度、温度适应、服装搭配、安全防护、家长引导等因素相关。1.活动自由度超短裤适合运动或炎热天气时穿着,能提供较好的肢 ...
    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