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偷东西报警是有用的,警方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法处理。老年人偷窃行为可能涉及心理、经济或健康问题,需要综合社会关怀与法律手段解决。

老年人出现偷窃行为时,警方通常会先调查动机和情节严重程度。若因生活困难或疾病导致,可能协调社区、家属或社会福利机构介入,帮助解决根本问题。对于惯犯或情节恶劣者,法律程序仍会正常启动,但可能考虑年龄因素从轻处理。无论动机如何,报警能有效制止违法行为,并为老人争取必要的医疗或社会援助。

家属发现老人有偷窃行为时,应及时了解背后原因。部分老人因认知功能障碍可能出现行为异常,需尽快就医评估。经济困难者可向民政部门申请补助,孤独缺爱者需加强家庭陪伴。社区可组织志愿者定期探访独居老人,预防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失当行为。同时需明确告知老人法律后果,避免重复犯错。

建议家属保留监控录像等证据以便警方调查,陪同老人接受询问时注意沟通方式。处理期间可联系街道办或老龄委获取支持资源,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帮助。长期解决方案包括为老人安排定期心理疏导、完善监护制度等,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