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青春期教育

家长谈性:从陪孩子洗澡开始

发布者:飞鲨掠水 时间:2016-8-24 11:46

很多家长对“性”都羞于启齿,总是避而不谈。儿童遭性侵事件屡见报端。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至关重要,要加强对孩子的正确引导。

性教育有窍门可循

不单独去你得不到帮助的地方;不要独自呆在僻静的地方;外出活动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尽量避免黑夜单独外出;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跟不认识的人外出……这些都是家庭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但家庭性教育一定要涉及到性别、隐私的范畴,这是家长最薄弱的环节,这方面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应该教育。

 

 

1、性教育从两岁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心理门诊郭嘉医师表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起性别意识,让他们知道男女有别。

众慧教育咨询中心首席导师黄家良表示,性教育可以从两岁开始,爸妈同孩子一起洗澡的时候,就是教孩子分辨男女和怎样保护自己的最佳时间。比如,就是告诉孩子,这些器官是女宝宝的,那些器官是男宝宝的,不能乱碰别人,也不能让别人碰这些隐私部位。“我一般建议家长跟女宝宝说,你有一个小妹妹,这个小妹妹好脆弱,需要你的保护。”

2、让孩子了解身体

家长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有些家长会觉得不好意思,说得含含糊糊。“其实,这种关键部位不仅要让孩子有正确认识,还要告诉他们,这些地方除了爸爸妈妈帮你洗澡时以及医生检查时,其他任何人不能看、不能碰。”郭嘉说。

“还要告诉孩子,只要涉及到身体的隐秘部位,大人、老师的话不是都对的,老师的要求不是非要完全要听。”黄家良提醒道。

3、告之孩子什么是不恰当的触摸

家长平时要与孩子讨论不同种类的触摸的区别,让孩子区分清楚什么是好的触摸,什么是不恰当或有害的触摸,还有哪些触摸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

好的触摸是孩子喜欢的,如父母亲的拥抱,朋友的手拉手;不恰当(或有害的)触摸是儿童想停止的触摸,如打、拍、踢或触摸儿童的隐私部位;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触摸,是让孩子感到迷惑或不舒服的触摸。教育孩子,遇到让自己不舒服的触摸时,要迅速离开,跑向人多的地方。

4、要坦荡地说性

家长告诉孩子防范性侵的知识时,郭嘉医师建议家长尽量用科学的语言告诉孩子一些常识,不要用含糊的,遮遮掩掩欲语还休,这样孩子才会很自然地接受知识,才会有坦荡的心态而不会有羞耻感,也不会觉得这个话题不可言说。

性侵犯

须重视心理层面的伤害

记得有一部很火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吗?电影讲了一个男孩在幼儿园里受到性侵,性格变得非常暴力,不再相信任何人,对世界充满仇恨,满嘴秽语。他也恨透了父母,觉得父母因为想要自己轻松舒服,才把他送到幼儿园,让他受到“怪叔叔”的侵犯。他说谎、偷窃、暴力、欺负弱小,最后终于放火烧了学校,彻底走上犯罪道路。

造成安全感的缺失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心理门诊郭嘉医师表示,性侵犯对孩子的伤害不仅是生理层面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当孩子受到自己所信赖的成年人的性侵时,会造成安全感的缺失,将来可能出现严重的社会适应困难和人际交往困难。“因为,儿童的安全感多依赖于成年人给予的保护。”

另外,儿童受到与性有关的感受、态度和行为不符合所处年龄或发展阶段。长大后可能对性的认识出现扭曲,以不正当的手段实施性行为。

在遭受性侵犯的同时,许多孩子会收到侵犯者的礼物,如糖果、玩具等。由于未形成成熟的判断力,这让他们很迷惑,无法把握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因此长大后他们可能会形成“性可以换糖果”、“性可以换感情”等畸型价值观。

理解孩子的情绪反应

郭嘉医师说,性强暴对受害者造成的心理创伤是很深很复杂的,而且随着发生时间的远离会发生一些变化。刚遭遇强暴时的反应一般是害怕、恐惧、仇恨、担心被人知道等;之后可能会演变出更复杂的情绪反应,如自责、悔恨、没脸见人,有可能还会迁怒于父母没能保护好自己;可能会性情大变,易怒、情绪起伏不定。这时候家长要理解和接纳孩子任何可能的情绪表现和异常行为,面对如此重大的伤害,什么样的反应都不为过,需要多长时间恢复都是合理的,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允许她自己慢慢面对和处理。

预防家庭的二次伤害

家长的耐心和细心陪伴,真诚地传递出依然爱她、信任她、理解她非常重要。不能急于向孩子了解“发生了什么”,这会引起二次创伤。不要着急去安慰孩子,苍白地讲“没事了,过去了”。

在没有孩子同意的情况下,不要有太多的人看望,哪怕是爷爷奶奶等至亲。考虑爸爸与女儿平常关系的亲近程度,在孩子不需要时,爸爸都不要长时间陪着女儿。当然,如果平时爸爸与女儿的关系很好,对女儿的心理创伤修复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家长谈性小招数

一、越小开始越好:从2岁开始为最佳时间;

二、描述的时候,直接用专用名词(如乳房、阴茎等),在洗澡的时候最方便讲,可先让孩子认识大人的器官。

三、让孩子观察自己的身体,通过镜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并能准确讲出它们的名字。

四、教孩子如何接触私隐器官,小孩抚摸自己的器官是天性,当孩子抚摸的时候,不是制止,而是引导,告诉孩子手脏不能摸,因为它会受伤而生病。

相关标签: 性教育

相关阅读

  • 安全套掉进去会怎么样
    安全套掉进去会怎么样
    安全套掉入阴道可能引起感染风险或异物不适感,需及时取出并观察症状,处理方法包括自行取出、就医处理、预防感染、心理调适、事后监测。1、自行取出:采用蹲位或单腿抬高姿势,洗净双手后尝试用手指勾出。润滑不足 ...
  • 戴了安全套还会得病吗
    戴了安全套还会得病吗
    戴安全套可大幅降低性病风险,但无法完全杜绝感染可能,原因包括使用不当、产品缺陷、病毒穿透性、皮肤接触传播、非防护部位感染。1、使用不当:安全套未全程佩戴、佩戴方式错误或中途破损会导致防护失效。正确方法 ...
  • 带安全套算高危吗
    带安全套算高危吗
    正确使用安全套不属于高危行为,但操作不当或产品问题可能降低防护效果。1、防护原理:安全套通过物理屏障阻断体液交换,对HIV的防护效率达98%以上。乳胶材质能有效阻隔120纳米以上的病毒颗粒,包括乙肝病毒和HPV。 ...
  • 青春期仇视父母多久会好起来
    青春期仇视父母多久会好起来
    青春期仇视父母的情绪通常在1-3年内逐渐缓解,具体时间与个体心理成熟度、家庭沟通方式、外部环境支持等因素相关。1、心理发展阶段:青春期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情绪控制力弱,易产生对抗心理。通过认知行为疗法 ...
  • 带上安全套是不是就没有疾病了
    带上安全套是不是就没有疾病了
    使用安全套能显著降低性传播疾病风险,但无法完全杜绝感染可能,防护效果与正确使用、疾病类型、接触方式等因素相关。1、防护局限性:安全套主要通过物理屏障阻断体液交换,但对HPV、疱疹等通过皮肤接触传播的病毒防 ...
  • 带安全套会得病吗
    带安全套会得病吗
    正确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降低性传播疾病风险,但操作不当或产品问题仍可能导致感染,涉及产品破损、过敏反应、使用错误、润滑剂刺激、病毒穿透性等因素。1、产品破损:安全套材质老化或运输储存不当可能造成微孔或撕裂 ...
  • 青春期仇视父母多久会好还抽烟
    青春期仇视父母多久会好还抽烟
    青春期仇视父母和抽烟行为通常与心理发展、家庭关系及环境影响有关,改善时间因人而异,关键需要心理疏导、家庭沟通和习惯干预。1、心理发展阶段:青春期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情绪控制力弱,易产生对抗心理。认 ...
  • 骨骺线可以二次打开吗
    骨骺线可以二次打开吗
    骨骺线闭合后无法二次打开,但可通过科学干预改善身高潜力,主要方法包括生长激素治疗、营养补充、运动刺激、骨骼养护和医学评估。1、生长激素治疗:骨骺闭合后骨长度增长停止,但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可能刺激软骨细 ...
  • 男人常吃大蒜对精子有害吗
    男人常吃大蒜对精子有害吗
    男人常吃大蒜对精子是否有害,目前尚无明确科学证据表明大蒜会直接损害精子质量。适量食用大蒜可能对健康有益,但过量摄入可能影响精子活力。原因可能与大蒜中的某些成分有关,同时个体差异和饮食习惯也会影响结果。 ...
  • 男性裸睡养生需搞清楚的四大注意事项
    男性裸睡养生需搞清楚的四大注意事项
    裸睡对男性健康有益,但需注意卫生、温度、床品选择和睡眠环境四大要点。保持清洁、避免受凉、选择透气材质、营造安静环境能最大化养生效果。1.卫生管理是裸睡的首要前提。男性会阴部汗腺密集,裸睡时皮肤直接接触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