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青春期教育

缺乏性爱幻想也许是ED早期征兆

发布者:小婷呀 时间:2012-2-16 14:43

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缺乏性爱幻想也许是勃起功能障碍(ED)的早期征兆.

新英格兰研究所对波士顿地区814名40岁-7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发现那些性欲减少的人,在9年内出现ED的几率,要远远高于那些性幻想多且频繁的人.而且,那些一周只有一次性念头、性幻想或会做性梦的人,9年内发生ED的几率也要明显高于性幻想多的人.

美国泌尿外科学会发言人艾拉表示,性幻想和ED挂上钩,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心理性ED来说,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没有性欲.这又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越不想,越不能."

适度性幻想预防性爱质量下降

性幻想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一直到老都可能存在的性行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性爱幻想的频率可能会有所下降.从保持性爱激情的角度考虑,中年男性可适当多些性幻想,有助于自身的性兴奋和性唤起.不过,凡事都有个限度,如果整天沉溺于性幻想,甚至干扰正常工作、影响人际交往,那就会造成对妻子和自己的伤害.

因此,中年男性最好只是短时间幻想,性生活结束后,想像的对象也随之消失.如果对性爱幻想对象整天都念念不忘,甚至幻想自己的同事或者朋友,那恐怕就会影响正常的夫妻感情,与提高性生活质量的目的就背道而驰了.

性学专家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讲,性幻想越是离奇、越是虚幻,其不良影响就越小;反之,越是具体真实,对现实性爱甚至婚姻的威胁就越大.

两性:

相关阅读

  • 生理期同房会造成什么后果
    生理期同房会造成什么后果
    生理期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引发炎症或导致经血逆流等问题。女性生理期子宫内膜脱落、宫颈口微开,此时同房易将外界细菌带入生殖道,可能诱发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生理期同房时,经血与分泌物混合可能改 ...
  • 安全套到底什么时候戴
    安全套到底什么时候戴
    安全套应在阴茎勃起后、性行为开始前佩戴。正确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避孕并降低性传播疾病感染风险,过早或过晚佩戴均可能影响防护效果。阴茎充分勃起后是佩戴安全套的最佳时机。此时需检查包装完整性,撕开时避免划破套 ...
  • 生理期同房的害处
    生理期同房的害处
    生理期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并加重经期不适。女性月经期间宫颈口微开,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面,此时同房容易导致细菌逆行感染,诱发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同时性兴奋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加剧痛经,经血逆流还可 ...
  • 安全套到底安全不安全
    安全套到底安全不安全
    安全套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有效降低性传播疾病感染和意外怀孕的风险。安全套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产品质量、规范操作、储存条件、使用频率以及个体适配性等因素。1、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套 ...
  • 安全套到底安不安全呢怎么看
    安全套到底安不安全呢怎么看
    安全套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是安全可靠的避孕和防病工具,其避孕成功率可达较高水平,同时能有效降低性传播感染风险。安全套的避孕效果依赖于规范操作。使用前需检查包装完整性及有效期,撕开时避免尖锐物品划破,佩戴 ...
  • 生理期同房会引起哪些问题
    生理期同房会引起哪些问题
    生理期同房可能引起感染风险增加、经血逆流、加重不适等问题。生理期女性生殖系统处于特殊状态,此时同房可能干扰正常生理过程,增加健康隐患。1、感染风险增加生理期宫颈口轻微扩张,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面,此时同 ...
  • 安全套带两个还是一个安全
    安全套带两个还是一个安全
    安全套使用一个即可达到避孕和防病效果,同时使用两个反而可能因摩擦增加破裂风险。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套能有效降低意外怀孕和性传播感染概率。单层安全套在规范使用下避孕成功率较高,乳胶或聚氨酯材质能有效阻隔精 ...
  • 生理期提前三四天属于正常吗
    生理期提前三四天属于正常吗
    生理期提前三四天通常属于正常现象。月经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偶尔波动在3-7天内无需过度担忧。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提前或推迟3-4天属于常见生理性波动。情绪紧张、压力增大、作息不规律或短期环境变化均可能导 ...
  • 安全套带反了有影响吗
    安全套带反了有影响吗
    安全套带反了通常没有实质性影响,但需立即更换新的安全套。安全套内外层材质相同,短暂反戴不会破坏避孕效果或导致感染风险,但反复翻正可能增加破裂概率或影响润滑剂分布。安全套设计为单向卷曲,正确佩戴时能自然 ...
  • 安全套带反了会得病吗
    安全套带反了会得病吗
    安全套带反了通常不会直接导致疾病,但可能增加避孕失败或感染风险。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疾病和意外怀孕的关键措施。安全套带反后若未更换直接使用,外层接触生殖器可能残留病原体,但概率较低。乳胶或聚氨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