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青春期教育

大学生要学会性保护

发布者:十里桃花 时间:2011-5-14 09:24

大学生性行为比例在逐年增加,但这其中有两成多的学生不懂性保护。”据介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比例逐年在增加,目前已高达10%到30%,而23%的大学生在发生性行为时是不懂得采取保护措施的。许多学生的性知识还不如中学生,在心理咨询中,经常还有人会问“和女朋友睡一晚会不会怀孕?套有大小号吗?”等等之类的问题。就世界而言,艾滋病毒感染者70%以上由性接触传播,其中超过一半是14~25岁的青少年,可见过度开放的性观念有可能成为大学生群体相关疾病及艾滋病传播的高位因素。”

不少男性处于性失业状态

性健康教育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他说,处理男女关系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条件,人的两性之间的关系是社会性的关系,是德、智、体、美的重要一部分。

以目前的男女比例来看,男性远多于女性,这也就是说明,有不少男性处于性失业状态,目前,我国面临性比例失衡严重挑战,预计2020年全国会有3500万男子“性待业”, “这相当于三个男子都没有老婆”。 有了性能力也要考虑性的社会性

那么学校需不需要给学生创造最佳的恋爱环境?

恋爱的环境和解决性饥渴不可同日而语,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谈一场高雅、健康、文明的恋爱的环境。他耐心地解释说,但是具备条件可不一定要付诸行动,有了性能力也要考虑性的社会性,当你具备能力时你是否具备条件?当你具备条件和能力的时候你是否具备权利?当你具备能力、条件、权利的时候你是否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

相关标签: 性观念

相关阅读

  • 私密部位发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私密部位发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私密部位发黑可能与激素变化、摩擦刺激、炎症反应、色素沉着或某些疾病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局部摩擦、慢性炎症和黑色素瘤等。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天生私密部位色素沉积较深,与家族遗传倾向 ...
  • 哭是不是生理反应
    哭是不是生理反应
    哭是一种生理反应,也是人类情感表达的自然方式。眼泪的产生和排出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涉及眼部结构、激素变化和心理因素等多重机制。从生理学角度看,眼泪分为基础性、反射性和情感性三种类型。基础性 ...
  • 婚后性生活会不会有尴尬呢?
    婚后性生活会不会有尴尬呢?
    70岁老人总是忘记东西可能与年龄增长、睡眠不足、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功能会逐渐退化,记忆力也会有所下降。这是 ...
  • 私密部位发黑是怎么回事
    私密部位发黑是怎么回事
    私密部位发黑可能由遗传因素、激素变化、摩擦刺激、炎症反应或色素沉着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或激光治疗等方式改善。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天生皮肤黑色素细胞分布较密集,尤其在会阴等褶皱部位 ...
  • 65mm的安全套
    65mm的安全套
    65毫米的安全套属于特大号避孕套,适合阴茎勃起后周长超过135毫米的男性使用。选择合适尺寸的安全套对舒适度和安全性至关重要,过大或过小均可能影响使用效果。安全套的标称宽度指其展开平铺后单层宽度的一半,65毫 ...
  • 经常跷二郎腿腿会变弯吗
    经常跷二郎腿腿会变弯吗
    经常跷二郎腿可能导致腿部变形,但具体影响因人而异。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可能改变下肢力线,增加膝关节压力,甚至影响骨盆稳定性。跷二郎腿时髋关节处于内旋状态,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持续受到牵拉。单侧长期受压可能导致 ...
  • 婚后男性如何呵护自己的妻子?
    婚后男性如何呵护自己的妻子?
    70岁老人爱忘事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认知训练、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定期体检等方式改善。记忆减退可能与年龄增长、脑血管病变、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或营养缺乏等因素有关。1、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改 ...
  • 经常二郎腿腿会变什么形状
    经常二郎腿腿会变什么形状
    经常跷二郎腿可能导致腿部变形,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内翻或外翻、骨盆倾斜等问题。长期保持这一姿势会影响骨骼排列和肌肉平衡,增加关节压力。跷二郎腿时单侧髋关节持续处于内收内旋状态,可能引发骨盆向一侧倾斜。骨盆 ...
  • 70岁父亲有外遇管不管
    70岁父亲有外遇管不管
    70岁父亲有外遇是否需要干预,需结合家庭关系、心理健康及伦理责任综合判断。高龄老人情感需求可能因孤独感、婚姻质量下降或认知功能变化而外显,但婚外关系可能对配偶、子女及自身社会评价造成负面影响。从家庭关系 ...
  • 浑身发麻发抖是怎么回事
    浑身发麻发抖是怎么回事
    浑身发麻发抖可能由低血糖、焦虑发作、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能量、心理调节、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因。1.低血糖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