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夫妻保健

男性不育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检查?

发布者:本草物语 时间:2019-2-17 16:36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夫妇同居1年以上,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方因素造成女方不孕者,称为男性不育。男性不育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某一种或很多疾病与因素造成的结果。

一、男性不育的原因

1、内分泌异常

2、遗传因素

3、免疫因素

4、性功能障碍

5、精索静脉曲张

6、精道异常

7、生殖器官先天性发育异常

8、全身慢性疾病和营养性疾病

9、环境因素

10、不良生活习惯

1、内分泌疾病

下丘脑功能障碍,如Kallmann综合征,主要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缺乏;垂体功能障碍,如选择性黄体生成素(LH)缺陷症和尿促性素(FSH)缺陷症、高泌乳素血症等。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可抑制垂体分泌FSH、LH,导致不育。

2、遗传因素

主要是染色体异常,常见的有男性假两性畸形、Klinefelter综合征和XYY综合征,46XY/47XXY等染色体异常致睾丸生精障碍。

3、免疫因素

男性自身产生的抗精子抗体和女性产生的抗精子抗体均可影响精子活力及对卵子的穿透力。

4、性功能障碍

勃起功能障碍、早泄、阳痿、不射精和逆行射精皆可引起男性不育。

5、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系指精索的静脉回流受阻、瓣膜失效、血液反流而引起血液淤滞,导致蔓状静脉丛扩张、伸长、弯曲。多数人认为精索静脉曲张可以影响精子的发生和精液质量而造成不育。

6、精道异常

输送精子的管道发生异常如精道梗阻等,就会使精子不能很好的输送出去,而不能与卵子进行结合,从而导致不育。

7、生殖器官先天性发育异常

可造成阴茎进入阴道困难,精液不能正常射入阴道内,从而导致不育。常见的有阴茎缺损、小阴茎、大阴茎、尿道严重下裂等。另外睾丸的发育异常会导致精子生成障碍,从而引起不育。

8、全身慢性疾病和营养性疾病

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因体内各种营养素过多或过少,或不平衡引起机体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以及营养代谢异常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9、环境因素

男性不育的环境原因主要为高温、金属环境,放射性环境等。

10、不良的生活习惯

长期穿紧身裤、嗜烟和酗酒、接触有毒物质、频繁的热水浴、房事不当或过频、经常长途和过度劳累地骑自行车和放射线损害等。

二、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分类

1、根据精液分类:

根据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精液检查参考值如下:

(1)免疫性不育

(2)畸形精子症

(3)弱精子症

(4)少精子症

(5)无精子症

(6)无精液症

2、根据疾病和因素干扰或影响生殖环境的不同分类:

分为睾丸前、睾丸、睾丸后三个环节。

三、体格检查

(一)病史采集

1、既往史

2、职业和个人习惯

3、婚姻史、性生活史及生育史

4、家族史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2、生殖器官检查

(1)睾丸(2)附睾

(3)阴茎(4)阴囊

(5)输精管(6)精索静脉

(7)腹股沟区域(8)直肠指检

生殖器官是男性不育症患者检查的重点。主要是依次对阴茎、阴囊、前列腺及精囊作仔细的检查。阴茎的大小、位置、形态、包皮、尿道的开口等应予以注意。病态的阴茎过小、阴茎和阴囊的位置倒置、阴茎的严重弯曲、包茎、尿道开口的移动(尿道下裂)都有可能影响生育。

四、精液常规检查

(一)一般性状检查

(二)显微镜检查

1、精子存活率2、精子活动力

3、精子形态学分析4、精液白细胞检查

5、精子顶体反应

精液常规检查精液常规检查包括一般性状检查和显微镜检查。

(一)一般性状检查

1、精液量

正常人的每次射精量约2-6毫升,1-2毫升为可疑异常,少于1毫升或大于7毫升的均考虑异常。

2、颜色和透明度

正常刚射出的精液呈乳白色或灰白色,液化后呈半透明乳白色,久未排精者可呈淡黄色。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精见于生殖系统炎症、结核、和肿瘤,黄色脓样精液,见于精囊炎或前列腺炎。

3、粘稠度和液化

正常新鲜的精液排出后数秒呈粘稠胶冻状,在精液中纤溶酶的作用下30分钟后开始液化。如果粘稠度降低呈米汤样,可能是精子数量减少,见于生殖系统炎症,精液不凝固见于精囊阻塞或损伤;如果精液1小时后不液化,可能是由于炎症破坏纤溶酶所致,如前列腺炎,精子不液化可以抑制精子活动力而影响受孕。

4、酸碱度

正常精液呈弱碱性pH7.2~8.0,以利于中和酸性的阴道分泌物,pH值小于7或大于8都能影响精子的活动和代谢,不利于受孕。

(二)显微镜检查

1、精子存活率

排精后30~60分钟,正常精子存活率应为80%~90%,精子存活率降低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原因。

2、精子活动力

指精子活动状态,也是指活动精子的质量。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将精子活动力分为4级:①精子活动好,运动迅速,活泼有力,直线向前运动;②精子活动较好,运动速度尚可,游动方向不定,呈直线或非直线运动,带有回旋;③精子运动不良,运动迟缓,原地打转或抖动,向前运动能力差;④死精子,精子完全不活动。正常精子活动力应在③级以上,若>40%的精子活动不良(③、④)级,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3、精子形态学分析

正常精子头部为扁椭圆形,尾部长而弯曲,类似蝌蚪;但有的头部为尖头、大头、双头,体尾部粗短、分叉、双尾等异常。正常精液中,异常形态精子应少于10%~15%,如果精液中异常形态精子数>20%,将会导致不育。如果精液中发现>1%的病理性未成熟细胞,包括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发育不完全的精细胞,提示睾丸的曲细精管的生精功能受到药物或其他因素影响或损伤。如果精子凝集>10%,提示生殖道感染或免疫功能异常。

4、精液白细胞检查

一般精液常规检查白细胞数6到10个为正常,正常精液中白细胞要少于一个“+”号。白细胞增多表明生殖道或副性腺存在感染。

5、精子顶体反应

指精子获能后,在输卵管壶腹部与卵相遇后,顶体开始产生的一系列改变;具体地说,就是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蚀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过程。顶体反应是精子获能后发生的重要生理过程,是受精的先决条件。只有完成顶体反应的精子才能与卵母细胞融合,实现受精。

相关标签: 精液

相关阅读

  • 乳头能挤出清水是什么病因
    乳头能挤出清水是什么病因
    乳头挤出清水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高泌乳素血症、妊娠相关变化、乳腺炎症或肿瘤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1、乳腺导管扩张:乳腺导管扩张常见于中年女性,导管内液体淤积导致乳头溢液。症状多为单侧清水样或浆液性 ...
    10-27
  • 小便抖一下怎么回事
    小便抖一下怎么回事
    小便后身体抖动可能由神经反射、肌肉放松、体温变化、膀胱排空反应及心理因素引起,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1、神经反射:排尿时副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膀胱收缩,排尿结束后交感神经重新激活可能引发短暂肌肉震颤。这种 ...
    10-27
  • 女生臀部大有什么好处
    女生臀部大有什么好处
    女生臀部大有助于提升身体曲线美、增强运动能力、促进健康、提高生育能力、增加自信心。1、曲线美:臀部大能够塑造更加优美的身体曲线,符合现代审美标准,增强女性魅力。这种体型在视觉上更加吸引人,有助于提升个 ...
    10-27
  • 青春期女孩如何促进胸部发育
    青春期女孩如何促进胸部发育
    青春期女孩胸部发育受遗传、营养、激素、运动和生活习惯共同影响,可通过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正确穿戴内衣、规律作息及避免错误按摩方式促进发育。1、营养补充:蛋白质和健康脂肪是乳腺组织生长的物质基础。每日摄 ...
    10-27
  • 避孕套有不适应的吗
    避孕套有不适应的吗
    避孕套确实存在不适应的情况,主要包括乳胶过敏、尺寸不适、润滑剂刺激、心理排斥以及特殊体质反应等。1、乳胶过敏:部分人群对天然乳胶蛋白过敏,使用乳胶材质避孕套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瘙痒或灼痛感。过敏反应通 ...
    10-27
  • 如何让子宫变得干净
    如何让子宫变得干净
    保持子宫健康需通过日常护理、疾病预防和科学调理共同实现,主要有定期妇科检查、经期卫生管理、合理避孕措施、感染及时治疗、营养均衡摄入五种方式。1、定期检查:每年进行妇科体检和宫颈癌筛查能早期发现子宫肌瘤 ...
    10-27
  • 女性内脏脂肪多少正常
    女性内脏脂肪多少正常
    女性内脏脂肪正常范围通常为1-12等级通过CT/MRI测量,健康值建议控制在4以下,超标可能增加代谢疾病风险,需关注遗传因素、激素变化、运动不足、饮食失衡、年龄增长等因素。1、遗传因素:部分女性因家族遗传倾向更易 ...
    10-27
  • 吃避孕药会推迟月经还是提前月经
    吃避孕药会推迟月经还是提前月经
    避孕药通常会导致月经周期改变,多数情况下可能推迟月经,少数情况可能提前。影响月经时间的主要因素包括药物类型、服用方式、个体激素水平差异、用药周期以及是否存在漏服现象。1、药物类型: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 ...
    10-26
  • 避孕套超薄哪个牌子好
    避孕套超薄哪个牌子好
    超薄避孕套推荐品牌包括冈本001、杜蕾斯Air超薄、杰士邦零感超薄,选择时需关注材质、贴合度与安全性。1、冈本001:冈本001采用聚氨酯材质,厚度仅0.01毫米,是目前最薄避孕套之一。其优势在于高导热性和强韧性,使 ...
    10-26
  • 吃炔诺酮子宫会收缩吗
    吃炔诺酮子宫会收缩吗
    炔诺酮作为孕激素类药物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其作用与剂量、个体差异及用药目的相关,常见因素包括药物机制、适应症差异、禁忌人群、不良反应和替代方案。1、药物机制:炔诺酮通过模拟天然孕酮作用于子宫内膜,高剂量 ...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