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单身如何寻找性福
发布者:清秋
时间:2018-10-22 16:36
都市“必剩客”
根据网络流传的《剩男剩女等级表》,25~27岁为“初级剩客”;28~31岁为“中级剩客”,此时属于他们的机会已经不多,又因为事业而无暇寻觅,别号“必剩客”;32~36岁为“高级剩客”,被称为“斗战剩佛”;36岁往上被尊为“齐天大剩”对于跨越“必剩客”阶段的大龄单身男女来说,经历漫长的性待业期,他们的生理需要如何解决?在巨型光棍节前夕,三个大龄单身男女向记者敞开了心扉
“不会为性结婚,忍忍就过去了”
公务员陈小姐生于1978年,还是单着的她每年都会被父母催婚,但陈小姐早就立定了心意不会走进婚姻。2005年,陈小姐和前男友分手他们从大二起拍拖,在一起长达7年,已进入谈婚论嫁的状态,因意外怀孕陈小姐还被迫流产但就在陈小姐把积蓄全部掏出来打算买婚房时,发现男友“劈腿”
受此影响,陈小姐对婚恋失去了兴趣她决心一人生活,也很享受独身的自由自在谈到独身女人如何解决性需要,陈小姐说分手后到今年一直没有再认识男人,更谈不上性生活“偶尔有生理需要,忍一忍就会过去了,我觉得影响不大 ”对于自己长期没有性生活,陈小姐认为对健康也没多大影响。“也许有稳定而愉悦的性生活更利身心健康,但总不能为了性而结婚吧?”
“有隐形的固定伴侣,但不会公开”
“我没有固定男友,但不代表我性需求无法解决!”31岁的李小姐是个白领,几年前她和前男友分手后,对外状态一直是“单身”但李小姐说单身不一定没有固定性伴侣,她本人认识了一位离异有孩人士,两人维持良好互动,但碍于对方孩子性格处于敏感期,两人不方便结婚,也不好对外公布关系 “对外我还戴着大龄剩女的帽子,承受社会异样眼光。”
李小姐提到,不少大龄单身人士是“伪单身”,有着相对固定的伴侣,但因各种关系选择不公开
“需要时找伴侣,不能一味‘吃斋’”
有“优质男”之称的金融界人士江先生34岁,虽然父母逼婚,但他依然坚持找到自己的理想型才结婚但江先生强调自己“不是吃斋的”,他觉得男性的生理需要如果长期憋着是会有问题的为此他会有意选择一两个相对固定的性伴侣 江先生和她们的关系不涉及男女之情,只为解决双方的需要,“我们遵守自愿原则,没有约束和责任。”
但这种关系是不稳定的,随时都会终止江先生有时在社交场合遇到合眼缘的异性也会寻求一夜情的机会,当然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
心声:
“为什么认定单身就性压抑?”
采访时,有大龄单身女性对被冠以“剩女”称号十分反感,谈到大龄单身人士如何解决性需求更是“发飙”了她怒问:“大龄未婚未必有性压抑问题,已婚的未必没有这个问题除了没结婚,不少剩下的人过得跟已婚人士区别不大 为什么不去关心已婚人士性生活质量高不高呢?”
“单身生存状态应受尊重”
今年年初,一个号称首份中国城市“剩男剩女”健康状况调查的报告出炉,报告称,“剩男剩女”长期单身,导致心理、生理问题频发,疾病隐患重重。受调查剩男剩女中有正常性行为下的固定的性伴侣仅占17.6%;自慰方式解决占31.4%,长期压制占21.6%,一夜情占9.8%,商业性活动占7.8%,用情趣用品占3.9%有人号称“平时性欲来了就抽支烟然后就啥事儿都没了”,通过自慰宣泄的也不少
有大龄单身女性认为,单身或结婚只是生活状态的选择,单身不代表就是“被剩下”,也不代表就一定性压抑 社会越来越多元化,没有结婚的人有多种渠道去解决性需求,他们的生存状态应该受到尊重,而不是被认定单身就一定会性压抑。
专家声音
莫给大龄单身族贴贬低标签
提倡“自力更生”释放性压力
“用年龄来划分大龄单身男女的‘等级’,给他们贴上剩男剩女标签,是一种贬低,也没有科学依据”广东性学专家董玉整教授、朱嘉铭教授昨天均表示,社会不应戴有色眼镜去看这部分人的生活,更不应动辄对其解决生理需要的方式乱扣道德帽子,“饱汉要知饿汉饥”大城市青年晚婚晚育现象比较普遍“很多人硕士、博士毕业时已过晚婚年龄 ”一些人受情感经历、童年遭遇、追求自由生活等因素影响恐惧婚姻,也使大龄单身族扩大。
董玉整认为,那种认为“单身人士不如已婚人士更‘性福’”的观点太片面“如今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释放性压力、解决性需要的途径更多,单身不等于‘无性’”他说,有些大龄单身人士属于“伪单身”,他们在满足性需要方面更有自主选择权,并没有陷入性压抑状态相反,有些已婚者出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在婚内获得高质量性生活
“大龄单身男女解决生理需要,根据条件‘各显神通’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为所欲为 ”广东省性学会副会长朱嘉铭教授提醒,大龄单身族“别把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不要违法,也反对破坏他人的家庭。“我反对‘一夜情’,因为不固定性伴侣带来的问题比较多”男科医生出身的朱嘉铭教授建议,从健康防病和保护隐私的角度出发,释放性压力首选“靠自己的双手”,推荐使用成人“性福”用品
相关阅读
-
一个星期不换内裤可能引发私处感染、皮肤刺激和异味等问题。主要风险包括细菌滋生、真菌感染、尿道炎、接触性皮炎和社交尴尬。1、细菌滋生:内裤长时间穿着会积累汗液、皮脂和分泌物,成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
-
经常做背的女性可能获得改善体态、缓解疲劳等益处,但也存在肌肉劳损、姿势错误等潜在风险。1、体态改善:背部锻炼能强化竖脊肌和斜方肌,帮助矫正圆肩驼背问题。针对性的训练如引体向上、划船动作每周3次,每次15分 ...
-
月经结束后几天同房怀孕概率与排卵期相关,关键因素包括月经周期规律性、卵子存活时间、精子存活时间、同房时机选择、避孕措施使用。1、周期规律性:女性月经周期通常为28天,排卵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周期不 ...
-
大腿内侧出现血丝条纹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外伤或病理有关。1、遗传因素:某些人天生皮肤较薄或血管脆弱,容易在大腿内侧出现血丝条纹。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可以通过保持皮肤湿润、避免摩擦来 ...
-
女性对夫妻生活缺乏兴趣可能与激素水平、心理压力、关系质量、身体不适或药物影响有关,改善方法包括激素治疗、心理咨询、增进亲密感、排查健康问题及调整用药。1、激素调节:雌激素和睾酮水平下降会直接影响性欲, ...
-
纯棉、透气、中高腰、无痕剪裁、适度宽松的内裤穿着最舒适。舒适内裤的选择主要考虑材质亲肤性、腰型设计、透气性、剪裁工艺、松紧度五个关键因素。1、纯棉材质:天然棉纤维具有吸湿排汗特性,能保持私处干爽,减少 ...
-
服用避孕药后月经推迟1-7天属于正常范围,具体时间因人而异,主要与药物类型、个体差异、服药方式等因素有关。1、药物类型:避孕药分为短效、长效和紧急避孕药。短效避孕药对月经周期影响较小,通常推迟1-3天;长效 ...
-
50多岁夫妻保持每周1-2次性生活对身体有益。适度性生活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增强免疫力,但需根据双方身体状况和意愿灵活调整。50岁后人体激素水平逐渐下降,性需求可能减少,但规律适度的性生活仍对健康 ...
-
食材调理身体的配方主要通过天然食物的搭配达到滋补养生效果,常见配方包括滋阴润燥、补气养血、温阳补肾等方向。1、滋阴润燥:银耳莲子汤适合阴虚体质人群,银耳含植物胶质促进肠道蠕动,莲子可宁心安神。搭配枸杞 ...
-
姨妈期间适量吃辣通常无害,但过量可能加重痛经或刺激肠胃,具体影响因人而异,需结合体质、辣度及食用量综合判断。1、体质差异:部分女性经期吃辣后会出现腹痛加剧,这与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子宫收缩有关。体质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