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人健康 老人心理

老人甘愿“被啃老”的原因,

发布者:雨终云散 时间:2012-4-28 23:41

【案例1】

失去价值感是甘心“被啃”的本质

儿子、儿媳妇两人每天上班后,詹阿姨都会从家骑两站地的车,到老两口刚给儿子、儿媳妇买的“婚房”里,帮着扫扫灰尘、擦擦地板、晒晒被子,忙得不亦乐乎。詹阿姨的儿子今年10月10日刚结的婚,詹阿姨将自家一套1997年拆迁分到的房子卖掉,再加些钱,在自家附近全额付款,替儿子买下了“婚房”。詹阿姨夫妻俩只要看到儿子、儿媳开心,自己就特别开心。

心理解析:孩子曾是襁褓中需要无时无刻都和母亲在一起的人,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离家,家长们无一例外要适应变化中的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我还希望孩子一如既往地需要我”是无数家长们的心声。一个曾经那么被需要过的父母,有一天变得对孩子不再那么重要,这种被抛弃的失落感,伴随着自己的日渐衰老的无可奈何,使老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怀疑自己的价值。

此外,“这里也彰显着中国老人害怕死亡,无法直面死亡的隐性心理恐惧。”赵国秋说,在中国,60岁以上也是一个自杀高峰。“人在对自己的未来不能统筹时最痛苦、抑郁和焦虑。从社会退回到家庭的小空间里的老人心理状态本身容易失落、凄凉,曾经的荣誉、地位全部烟消云散,接下来会怎样,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就成了自己全部希望的寄托。他们将不遗余力地给孩子其所有,唯恐失去儿女,失去自己的希望和未来。”

【专家建议】

赵国秋建议中国的老人可以观看耶鲁大学的关于“死亡”的公开课视频以减轻对死亡的恐惧,明了自身的价值。此外,“这时让老人去给自己的孩子买菜、做饭,只要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需要,并给予安慰和关心,老人们就会觉得自己被需要,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为子女做的点点滴滴都让他们体会到这种成就感。”帅莉说。

【案例2】

“给”之前问问孩子想要不想要

有位母亲在论坛里倾诉道,自己年轻时吃了很多苦,本来希望儿子能少吃点苦,所以在孩子读书时没有给任何压力,青春期时,孩子变得很淘气,总在外面玩。在草草结束学生生涯后又找了一个待遇不是很好的工作,做母亲的心有愧疚,觉得没有教育好孩子,就从自己的养老金里取出一部分钱为孩子买房、买车,希望孩子以后的生活不那么艰难。 心理解析:“这样的案例中的父母在性格上都比较主观。”帅莉说,人们都会成为父母,也会沿袭上一代的方式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来实现这种自我的价值感,“一个全能、强势的父母一定会培养出一个无能的孩子。”在“一切为了孩子”的语境下,即便在儿女成年后,父母害怕孩子工作辛苦、忙碌,连忙赶来帮忙,这时做子女的很难拒绝父母的意愿,随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的父母搬过来做“24小时保姆”,带孙儿等,如果子女在此过程中对父母的意愿提出“异议”,父母就会觉得很委屈,子女也会内疚。

【案例1】

失去价值感是甘心“被啃”的本质

儿子、儿媳妇两人每天上班后,詹阿姨都会从家骑两站地的车,到老两口刚给儿子、儿媳妇买的“婚房”里,帮着扫扫灰尘、擦擦地板、晒晒被子,忙得不亦乐乎。詹阿姨的儿子今年10月10日刚结的婚,詹阿姨将自家一套1997年拆迁分到的房子卖掉,再加些钱,在自家附近全额付款,替儿子买下了“婚房”。詹阿姨夫妻俩只要看到儿子、儿媳开心,自己就特别开心。

心理解析:孩子曾是襁褓中需要无时无刻都和母亲在一起的人,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离家,家长们无一例外要适应变化中的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我还希望孩子一如既往地需要我”是无数家长们的心声。一个曾经那么被需要过的父母,有一天变得对孩子不再那么重要,这种被抛弃的失落感,伴随着自己的日渐衰老的无可奈何,使老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怀疑自己的价值。

此外,“这里也彰显着中国老人害怕死亡,无法直面死亡的隐性心理恐惧。”赵国秋说,在中国,60岁以上也是一个自杀高峰。“人在对自己的未来不能统筹时最痛苦、抑郁和焦虑。从社会退回到家庭的小空间里的老人心理状态本身容易失落、凄凉,曾经的荣誉、地位全部烟消云散,接下来会怎样,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就成了自己全部希望的寄托。他们将不遗余力地给孩子其所有,唯恐失去儿女,失去自己的希望和未来。”

【专家建议】

赵国秋建议中国的老人可以观看耶鲁大学的关于“死亡”的公开课视频以减轻对死亡的恐惧,明了自身的价值。此外,“这时让老人去给自己的孩子买菜、做饭,只要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需要,并给予安慰和关心,老人们就会觉得自己被需要,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为子女做的点点滴滴都让他们体会到这种成就感。”帅莉说。

【案例2】

“给”之前问问孩子想要不想要

有位母亲在论坛里倾诉道,自己年轻时吃了很多苦,本来希望儿子能少吃点苦,所以在孩子读书时没有给任何压力,青春期时,孩子变得很淘气,总在外面玩。在草草结束学生生涯后又找了一个待遇不是很好的工作,做母亲的心有愧疚,觉得没有教育好孩子,就从自己的养老金里取出一部分钱为孩子买房、买车,希望孩子以后的生活不那么艰难。 心理解析:“这样的案例中的父母在性格上都比较主观。”帅莉说,人们都会成为父母,也会沿袭上一代的方式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来实现这种自我的价值感,“一个全能、强势的父母一定会培养出一个无能的孩子。”在“一切为了孩子”的语境下,即便在儿女成年后,父母害怕孩子工作辛苦、忙碌,连忙赶来帮忙,这时做子女的很难拒绝父母的意愿,随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的父母搬过来做“24小时保姆”,带孙儿等,如果子女在此过程中对父母的意愿提出“异议”,父母就会觉得很委屈,子女也会内疚。

相关阅读

  • 老年人抑郁症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要如何治疗
    老年人抑郁症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要如何治疗
    老年人抑郁症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它有时被误解或忽视。抑郁症不仅影响个体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还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探讨老年人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潜在原因以及治疗方法,以帮助更好地 ...
    11-04
  • 老年人心理变态的行为有哪些
    老年人心理变态的行为有哪些
    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可能出现一些行为异常或异常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与心理健康问题、认知障碍、抑郁症等有关。以下是一些老年人可能表现出的心理变态的行为:1.认知障碍:认知障碍是老年 ...
    10-25
  • 老人家老是胡思乱想是怎么回事
    老人家老是胡思乱想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常常会出现胡思乱想的情况,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大脑功能逐渐下降,认知能力和记忆力也会受到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受到生理变化的影响,如内分泌失调、睡眠质量下降等。老年人的胡思乱想主 ...
    04-23
  • 老年人要学会控制脾气 如何保持好心情
    老年人要学会控制脾气 如何保持好心情
    有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情绪与机体的免疫机能有这非常直接的关系。经常生气、激动或是心总是不好会引起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对外来病原体的杀伤力也就会有很大程度的削弱,这时疾病就有机可乘了。所以老年人要学 ...
    06-30
  • 老人别怕黄昏恋 决解这些心理障碍即可
    老人别怕黄昏恋 决解这些心理障碍即可
    老人对黄昏恋的心理障碍第一,怕人议论,有损自己的尊严,有损孩子的面子。第二,怕婚后不和,引人讥笑,自己不安,找了麻烦。第三,怕对原配不忠,旧情难忘。第四,怕处理不好双方子女关系,引起家庭不和。第五,怕 ...
    05-30
  • 老人夏季情绪波动大易引起这些危害
    老人夏季情绪波动大易引起这些危害
    老人夏季情绪波动大易引起这些危害1.糖尿病一旦出现暴怒、焦虑、恐惧等情绪时,我们人体的血糖救护大幅度升高,从而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而根据研究发现,因心理因素而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占总体人数的60%以上。除此之外 ...
    05-04
  • 老人感到孤单 9个方法能调节
    老人感到孤单 9个方法能调节
    9个方法能调节老人孤单1、多出门走走看看老年人平时呆在家里孤单寂寞,通过旅游可以接触外面的世界,心胸和眼界更加开阔;走出了狭窄单调的生活,增加了情趣,对身心的健康自然有好处,也可以激发老年人旺盛的精力。 ...
    04-10
  • 过节时 孤巢老人如何调节心理
    过节时 孤巢老人如何调节心理
    孤巢老人如何调节心理老年人最怕的就是孤独,然而在过年期间欢庆热闹的时间段里是老年人最快乐的日子,然而快乐日子总是短暂,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随之失落起来,那么单身老人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情呢?生活境遇遭 ...
    02-06
  • 如何避免老人掉进谣言圈里
    如何避免老人掉进谣言圈里
    要想让老人远离欺骗,儿女们首先要反思在老人沉迷养生谣言中的责任,而不是不耐烦地训斥他,问问他你用这个保健品是因为身体不舒服?;不要总说正规医院才可信,却又不考虑大医院挂号排队的困难;不要总说这些低级养 ...
    01-12
  • 注意2个要点能预防老人抑郁症
    注意2个要点能预防老人抑郁症
    注意2个要点能预防老人抑郁症1、多参加集体活动预防老年人抑郁症的一个良好方法即多鼓励老年人参加集体活动,如和其他老年朋友一起打牌、下棋、练书法、绘画、打球、跳舞、慢跑、逛公园等,有条件时还可与其他老年人 ...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