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人健康 老人保健

老人长寿的5个小秘诀

发布者:就是小北 时间:2011-1-25 14:10

长寿金钥匙———乐观,生活有目标

“人要想健康活到100岁,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其中,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保健品的总和,谁能保持心态平衡,就等于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

洪昭光表示,一项在世界三大长寿地区进行的调查,以及上海、北京市长寿老人的调查都得出同样的启示:要健身,先健心。有了心理健康,才能生理健康。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生活习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反。

如有的老人嗜烟酒,有的老人喜吃肥肉,但有一点却中外都相同,那就是长寿者都心胸宽阔,乐观开朗,心地善良、随和。没有一位老人心胸狭窄,鼠肚鸡肠,这样的人活不到100岁。

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也强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一是要乐观。美国妇女健康研究(WHI)调查了10万名妇女,乐观者在该研究的前8年死亡的危险比悲观者小14%。

研究者希拉里?廷德尔博士指出:“乐观是重要的保护伞,这种人有强大的社会网络并能很好地处理压力。”二是有目标。美国拉什大学医学中心一项涉及1200多位老人的新研究发现,无论是远大目标,还是旅游或读书等近期目标,只要生活拥有目标,生存优势就更大。研究中,生活有明确目标及计划的老人,死亡率比其他老人降低一半。

第二把钥匙———坚持步行“三五七”

世界顶尖心脏病专家、纽约哥伦比亚医学院OZ博士表示,保持年轻的最好方法是散步。如果5分钟走不了1/4英里(约400米),那么在3年内死亡的几率会骤增。可能的话,尽量与配偶一道散步,有助增加说话机会;一起打网球还能建立亲密关系。但这并非锻炼的全部好处。更重要的是:生命在于运动,夫妻多活动,双方更能延年益寿。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不仅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还能降低高血脂,使动脉硬化变软,让人脑子更清楚,防止老年痴呆。那么,怎么步行最好呢?

洪昭光表示,掌握好3个字即可:三、五、七。“三”指最好每天步行约3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五”指每周运动5次左右,只有有规律的健身运动才能有效;“七”指有氧运动强度以“运动后心率+年龄=170左右”为宜。这相当于一般人中等强度的运动。

比如说5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120次/分钟,50+120=170。如果身体素质好,有运动基础,则可以多一些,达到190左右;身体差可以少一些,年龄加心率达到150左右即可。总之,步行运动要量力而行,否则会产生无氧代谢,导致不良影响或意外。

第三把钥匙———多补维生素D,少吃猪肉

一项为期10年、涉及54.5万美国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吃4盎司(约113克)左右牛肉或猪肉的人,早亡危险比更少吃肉的人高30%。虽然早期研究表明,大量吃红肉会导致心脏病和结肠癌,但是这项研究首次以大规模的调查揭示了多肉饮食对寿命的影响。

“这是因为,红肉里含有较多的雌激素,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而且红肉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较少,使肠蠕动减弱,进而使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更长,增加直肠癌的风险。”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目前,在几大类食物中,红肉的摄入是最容易过量的,而一旦过量,它对人体的危害又是巨大的。健康的年轻人、活动量比较大的可适当增加红肉的摄入,但老年人、消化能力差的人则要相应减少,心脏病、高血压等高危人群,更要减少红肉摄入,可用鱼肉、鸡肉等白肉代替。

另有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0亿人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水平过低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一项新研究发现,“阳光维生素”摄取不足的成年人早亡危险增加26%。

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副教授迈克尔?梅拉米德博士表示,除了喝强化牛奶和适当补充维生素D之外,还应该每周晒晒太阳,每次10—15分钟,最佳时间为上午11点至下午3点,可以达到补充维生素D的理想效果。

第四把钥匙———夫妻多牵手

“在街上,经常能见到一个现象,‘海归’夫妇或是外国夫妇散步时会手牵手,而在国内呢,大多数夫妻散步时都相距半米到一米,男的在前边走,女的在后边跟着。”洪昭光提倡,夫妻应该多牵手走路。因为人有一种“皮肤饥渴”,皮肤的接触能产生明显的心理和生理效应,通过生物电传导,让夫妻双方体内都释放内啡肽。内啡肽一多,免疫力就提高。

美国密歇根州密歇根大学一项超过七年的研究发现,尽管都有压力,但男人和女人如果能用大部分时间去关爱配偶,他们自身死亡的危险性就能减少36%。

科学家推测,关爱可以让人释放“结合”催产激素,去对抗能升高血压和干扰免疫系统规律的一种压力激素——皮质醇。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发现,尽管有压力,但是在7年时间内,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照顾配偶的人,死亡风险降低36%。

第五把钥匙———人缘好

大量调查资料发现,百岁老人都具有好人缘的共同特点。社交生活越少,大脑里会有越多焦虑引起的化学物质,就越可能生病。一项针对276个18到55岁的成人研究表明,有6个以上朋友的人比更少朋友的人抗击感冒的能力强4倍。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应对紧张的缓冲器,有益于心脏健康。”几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均指出,长期精神紧张会削弱免疫系统并加速细胞老化,最终让人的寿命缩短4—8年。而人缘好的人,心情一般会很好,体内大量分泌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身体调节到最佳状态,有利于健康长寿。

相关标签: 老人长寿 长寿方法

相关阅读

  • 女人缺钙最明显的征兆 出现这些情况要补钙了
    女人缺钙最明显的征兆 出现这些情况要补钙了
    在女性的一生中,钙的流失和补充始终是一个需要关注的话题。从青春期的骨骼发育,到更年期的骨质变化,钙的平衡对女性的身体状况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女性身体缺钙时,会通过各种方式发出“信号”。这些信号就像是身体 ...
    09-12
  • 骨质疏松必吃三个水果 日常多吃有益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必吃三个水果 日常多吃有益骨骼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骨骼会逐渐变得脆弱,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会随之上升。这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其实,通过合理的饮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水果中含有丰富的 ...
    09-12
  • 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补得快 营养搭配很重要
    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补得快 营养搭配很重要
    在老年人群体中,骨质疏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杀手,悄悄侵蚀着老年人的骨骼健康。当骨骼中的钙质不断流失,骨密度逐渐降低,就容易引发各种不适症状。而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来补充营养,是缓 ...
    09-12
  • 骨质疏松自愈的方法 坚持这些习惯或能改善
    骨质疏松自愈的方法 坚持这些习惯或能改善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逐渐成为困扰众多人的健康问题。它不仅会引发疼痛,还可能导致身体畸形和骨折等严重后果。然而,并非只能依靠药物来应对骨质疏松。一些简单且易于坚持的习惯,或许就能帮助我们改善骨骼健康 ...
    09-12
  • 骨量减少是什么意思 这是骨质疏松的前期信号
    骨量减少是什么意思 这是骨质疏松的前期信号
    你是否有时会感到腰酸背痛,却以为只是劳累所致?其实,这可能是身体在发出骨量减少的信号。骨量减少这一概念或许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它真正代表的意义却鲜为人知。事实上,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的前期阶段,若不 ...
    09-12
  • 骨密度针一旦打了就不能停吗 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骨密度针一旦打了就不能停吗 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骨密度的变化与我们的骨骼健康息息相关,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和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来说,骨密度的降低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骨密度针作为改善骨密度的有效方法之一,受到了很多患者的青睐。但随之而来的是 ...
    09-12
  • 怎么判断自己骨质疏松 身体变化和检查都要关注
    怎么判断自己骨质疏松 身体变化和检查都要关注
    你是否有时会感到腰酸背痛,或者发现自己身高变矮了呢?这些看似平常的身体变化,有可能是骨质疏松发出的信号。骨质疏松在无声无息中侵蚀着我们的骨骼,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骨折等严重问题时才被发现就为 ...
    09-12
  • 骨质疏松一般三处痛 疼痛部位暗示骨骼问题
    骨质疏松一般三处痛 疼痛部位暗示骨骼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偶尔会感到身体某些部位莫名的疼痛?其实,这些疼痛很可能与骨质疏松有关。骨质疏松会导致骨骼强度下降,引发身体特定部位的疼痛。认识骨质疏松一般出现疼痛的三个部位,对于早期发现骨骼隐患、 ...
    09-12
  • 老年人缺什么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 关键元素要补足
    老年人缺什么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 关键元素要补足
    在老年人群体中,骨质疏松如同一个隐匿的“健康杀手”,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骨骼健康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基础,而一些关键元素的缺乏,会使老年人的骨骼变得脆弱,增加骨折等风险。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分 ...
    09-12
  • 骨质疏松症状表现有哪些 全面了解做好预防
    骨质疏松症状表现有哪些 全面了解做好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老年人弯腰驼背、容易骨折,这很可能是骨质疏松在作祟。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 ...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