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放射治疗的治疗范围主要包括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转移灶以及远处转移灶。放射治疗可用于根治性治疗、辅助治疗、姑息治疗等不同阶段,具体范围需根据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评估。

针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精准覆盖原发灶及周边安全边缘,通常照射范围控制在肿瘤外扩5-10毫米。局部晚期患者需涵盖原发灶、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引流区,照射野可能延伸至锁骨上区。小细胞肺癌因易发生广泛转移,常需进行全脑预防性照射和胸部原发灶同步放化疗。对于骨转移或脑转移灶,姑息性放疗可针对疼痛或压迫症状明显的局部病灶实施精准照射。治疗过程中需采用CT模拟定位和呼吸门控技术,确保靶区覆盖完整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正常肺组织、心脏和脊髓。
肺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肺功能,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以促进组织修复。避免接触烟雾及冷空气刺激,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可改善肺通气功能。若出现放射性食管炎可选用康复新液口服,皮肤照射区应避免摩擦并使用医用射线防护剂。治疗期间每周体重监测和营养评估有助于及时调整支持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