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细胞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非小细胞肺癌,属于肺癌的病理类型之一,通常生长迅速且早期易转移。

肺大细胞癌的癌细胞体积较大,显微镜下可见胞质丰富且核仁明显。这类肿瘤缺乏腺癌或鳞癌的分化特征,免疫组化检测常表现为神经内分泌标志物阴性。病理诊断需通过活检或手术标本明确,与其他类型肺癌相比,其侵袭性更强。
肺大细胞癌的发生与长期吸烟密切相关,也可能与空气污染或职业暴露有关。部分病例存在EGFR或KRAS基因突变,但驱动基因突变率低于肺腺癌。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快,容易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至脑、骨骼等远处器官。
患者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典型肺癌症状。部分患者因肿瘤压迫表现为声音嘶哑或上腔静脉综合征。约半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肾上腺、肝脏和脑部。

胸部CT可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确诊需依靠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获取病理。PET-CT有助于评估全身转移情况,脑部MRI可排除脑转移。分子检测可指导靶向治疗选择,但肺大细胞癌靶向治疗机会相对有限。
早期患者首选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晚期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为主要方案,放疗可用于缓解局部症状。由于缺乏明确驱动基因,靶向药物应用受限,目前PD-1/PD-L1抑制剂显示出一定疗效。

肺大细胞癌患者应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定期复查胸部CT和肿瘤标志物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呼吸困难或持续性疼痛应及时就医。心理疏导和疼痛管理对改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