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和肺癌的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分析。肺炎通常由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急性症状;肺癌多为慢性进展,常见症状包括持续咳嗽、咯血、体重下降等。鉴别方法主要有胸部X线或CT检查、痰液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病理活检。

胸部X线或CT是初步鉴别的重要手段。肺炎多表现为片状模糊影或实变影,边界不清,可伴有支气管充气征;肺癌常显示为孤立性结节或肿块,边缘分叶或有毛刺,可能伴随肺门淋巴结肿大。动态观察中,肺炎病灶经抗感染治疗后多会缩小,而肺癌病灶通常持续存在或进展。
通过显微镜检查痰液中脱落的细胞有助于鉴别。肺炎患者的痰液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及病原微生物;肺癌患者痰液中可能找到异型细胞或癌细胞团。该方法无创但敏感性有限,需多次送检提高检出率,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肺癌。
支气管镜可直接观察气道内病变并获取组织标本。肺炎多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伴脓性分泌物;肺癌可见新生物呈菜花样或溃疡性生长,管腔狭窄或闭塞。通过活检钳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中央型肺癌的确诊率较高。

血清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等可能升高提示肺癌,但特异性不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肺炎患者这些标志物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治疗后迅速下降。动态监测标志物水平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
经皮肺穿刺活检或胸腔镜手术获取病变组织是确诊的金标准。肺炎病理表现为肺泡腔内炎性渗出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肺癌可见异型细胞呈巢状排列,核分裂象增多。对于影像学难以鉴别的病例,应积极考虑有创检查以明确诊断。

肺炎患者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摄入,多饮水帮助稀释痰液,避免吸烟及接触呼吸道刺激物。肺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出现不明原因咳嗽、胸痛等症状超过两周应及时就诊。无论疑似肺炎或肺癌,均需在医生指导下完善检查并规范治疗,不可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