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保健护理主要通过科学用眼、营养补充、定期检查、环境调节及适度运动等方式实现。
遵循20-20-20法则,即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物体20秒,可缓解视疲劳。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阅读时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电子屏幕亮度需与环境光线协调。夜间使用电子设备建议开启护眼模式,减少蓝光暴露。
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胡萝卜,补充叶黄素的深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以及含花青素的蓝莓、紫甘蓝。锌元素可通过牡蛎、坚果获取,Omega-3脂肪酸推荐深海鱼类。避免高糖饮食影响眼球壁弹性。
青少年每6-12个月进行散瞳验光,成人每1-2年检查眼底及眼压。糖尿病患者需增加频次至3-6个月。40岁以上人群应筛查老花眼及青光眼风险,高度近视者定期排查视网膜病变。
阅读光照强度建议维持在300-500勒克斯,避免直射强光或昏暗环境。显示器位置略低于眼睛水平线,空调房内使用加湿器维持40%-60%湿度。佩戴防紫外线墨镜减少强光损伤,粉尘环境需佩戴防护镜。
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可锻炼睫状肌调节能力,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有助于儿童近视防控。瑜伽中的眼部按摩动作可促进血液循环,闭眼转动眼球训练能缓解干眼症状。
建立全天候护眼习惯,晨起冷热毛巾交替敷眼促进代谢,午间闭目养神配合人工泪液滋润角膜,夜间热敷缓解疲劳。控制每日电子屏幕总时长不超过6小时,连续使用每1小时休息10分钟。选择无频闪台灯,保持阅读姿势端正。出现视物模糊、眼胀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购买眼药水。特殊职业人群需根据工作性质定制防护方案,如程序员配置防蓝光眼镜,电焊工使用专业防护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