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膜是位于眼球前部的透明纤维膜,具有屈光和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的作用。
眼角膜由外向内分为五层结构,包括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其中基质层占角膜厚度的百分之九十,由排列规则的胶原纤维构成,这种特殊结构保证了角膜的透明性和机械强度。角膜本身没有血管组织,其营养主要依靠房水和角膜缘血管网供给。
角膜具有两大重要生理功能,首先是屈光功能,角膜的屈光力占整个眼球屈光系统的三分之二,是眼睛最重要的屈光介质。其次是保护功能,角膜与巩膜共同构成眼球外壁,能有效阻挡外界微生物和异物的侵入,同时角膜富含感觉神经末梢,对轻微刺激即可产生保护性眨眼反射。
角膜常见病变包括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变性等。角膜炎多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角膜溃疡是角膜组织的局限性缺损,严重者可导致角膜穿孔。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中央变薄前突为特征的退行性病变,可造成高度不规则散光。
角膜检查主要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内皮镜检查等。裂隙灯检查可观察角膜各层结构变化,角膜地形图能精确测量角膜曲率和厚度,内皮镜检查可评估内皮细胞的数量和形态。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有助于发现角膜上皮缺损。
角膜病变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细菌性角膜炎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药物。病毒性角膜炎常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严重角膜病变可能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手术,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和板层角膜移植等术式。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佩戴隐形眼镜者要严格遵循护理规范。进行电焊、滑雪等可能损伤角膜的活动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等角膜病变症状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定期眼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角膜病变,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更需重视角膜健康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