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检查主要调查视网膜、视神经、黄斑区及血管等眼部结构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发现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眼底病变等疾病。

眼底检查可观察视网膜是否存在出血、渗出、脱离等异常。视网膜脱离可能由高度近视或外伤引起,表现为视野缺损或闪光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能出现微血管瘤,晚期可导致玻璃体积血。检查时可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羟苯磺酸钙分散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
通过观察视盘形态和颜色判断视神经功能。青光眼患者可见杯盘比增大,视神经炎可能表现为视盘水肿。急性视神经炎需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神经营养药物,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黄斑区是视觉最敏锐区域,检查可发现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水肿等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可能伴随视物变形,可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好发于中青年,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视物模糊。

眼底血管是全身唯一可直接观察的血管,能反映高血压、动脉硬化程度。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可见动脉变细、动静脉交叉压迫,严重时出现火焰状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见微血管瘤和硬性渗出,需控制血糖并使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
检查还能发现视网膜色素变性、脉络膜肿瘤等疾病。视网膜色素变性具有遗传倾向,表现为夜盲和视野缩小。脉络膜黑色素瘤可能引起视力下降,确诊需结合眼部B超和荧光造影检查。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应每半年检查一次。检查前需散瞳,散瞳后4-6小时内可能出现畏光和视物模糊,应避免驾驶车辆。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适量补充叶黄素酯软胶囊等护眼营养素,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若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到眼科专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