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近视是可以治好的。假性近视通常由睫状肌痉挛引起,通过科学干预可恢复视力,主要方法有减少用眼疲劳、使用睫状肌麻痹剂、调整用眼习惯、视觉训练、定期复查等。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引发假性近视。建议每用眼30-40分钟休息5-10分钟,远眺窗外或闭目养神。学生群体尤其需要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避免在昏暗环境下阅读。用眼时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光线要充足均匀。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品滴眼液或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睫状肌麻痹药物,能有效缓解睫状肌痉挛。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使睫状肌放松,改善调节功能。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畏光、视近模糊等反应,需遵医嘱控制用药频率和浓度。
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的规范。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自然光照射,阳光中的多巴胺能抑制眼轴增长。避免躺着看书、走路看手机等不良用眼行为,这些习惯会加重眼睛调节负担。

通过专业的视觉训练可以增强双眼调节能力和集合功能。常见方法包括远近交替注视训练、立体视训练、眼球运动训练等。部分医院眼科配备有专业的视觉训练设备,如反转拍、聚散球等,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系统训练效果更佳。
建议每3-6个月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散瞳验光检查,通过比较散瞳前后的屈光度变化,准确判断近视性质。同时检查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参数,建立视力发育档案。若发现真性近视迹象,需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假性近视的干预需要综合施策,除上述方法外,还要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西蓝花等。避免过早配戴近视眼镜,以免造成调节依赖。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如果经过3-6个月规范治疗仍无改善,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眼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