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结膜炎可通过眼部清洁、抗生素滴眼液、人工泪液、避光护理、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新生儿结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泪道阻塞、分娩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浸湿棉球,从内眼角向外轻轻擦拭眼部分泌物,避免反复擦拭同一部位。清洁前后需洗手,防止交叉感染。若分泌物较多可重复清洁,但动作需轻柔,避免损伤新生儿娇嫩的眼睑皮肤。
细菌性结膜炎可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广谱抗生素。滴药前清洁双手,将下眼睑轻轻下拉形成结膜囊,滴入1-2滴药物后轻提上眼睑使药液分布均匀。避免瓶口接触眼部,使用后需冷藏保存。
对于分泌物较少但存在眼睑粘连的情况,可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湿润。每日3-4次,每次1滴,可缓解结膜充血和干涩感。使用后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眼睑红肿需立即停用。
将新生儿置于光线柔和的环境中,避免强光直射眼部。外出时可使用婴儿帽檐遮挡阳光,室内照明不宜过亮。光线刺激可能加重结膜充血和畏光症状,影响新生儿睁眼和哺乳。
若出现黄色脓性分泌物增多、眼睑严重肿胀、角膜混浊或伴有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淋球菌性结膜炎可能引发角膜穿孔,衣原体感染可能发展为肺炎,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治疗。

日常需保持新生儿双手清洁,避免揉眼加重感染。母乳喂养的母亲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哺乳前清洁乳头。患儿衣物和毛巾需单独清洗并煮沸消毒,居住环境保持通风。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接触眼部,定期复查至症状完全消失。若单眼发病,护理时需注意先处理健侧再处理患侧,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