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异常、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皮肤改变及反应低下。这些症状可能由感染途径、病原体类型、免疫状态、分娩方式及胎龄等因素引起。

患儿可能出现发热或低体温,体温波动大于1℃需警惕。早发型败血症更易出现低体温,与体温调节中枢未成熟相关;晚发型可能因细菌毒素释放导致发热。需监测肛温,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
表现为拒奶、吸吮无力或呕吐,与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有关。早产儿可能伴随腹胀,足月儿常见奶量骤降。需记录每日摄入量,警惕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频率持续超过60次/分钟,可能伴随呻吟或三凹征。B族链球菌感染易引发呼吸窘迫,革兰阴性菌感染可能导致呼吸暂停。需观察胸廓起伏频率及节律。
出现黄疸加重、瘀点或硬肿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见蜂窝织炎,大肠杆菌感染多伴发紫癜样皮疹。需检查脐部是否红肿渗液,观察皮肤颜色变化。
表现为肌张力减退、哭声微弱或嗜睡,与细菌毒素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相关。严重者可出现惊厥或昏迷。需评估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注意眼神交流及原始反射。

建议保持适宜室温在24-26℃,母乳喂养提供免疫球蛋白。每日进行皮肤清洁护理,特别注意脐部及褶皱处。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血培养是确诊金标准。恢复期可进行抚触刺激,促进神经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