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喜欢咬指甲可能是正常探索行为,也可能与心理压力、营养缺乏等因素有关。主要有口欲期探索、焦虑情绪、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模仿行为等原因。

1岁以内婴儿处于口欲期发展阶段,常通过咬指甲等行为感知世界。这是正常的生理性探索,无须过度干预。家长可提供牙胶、磨牙棒等安全替代品,定期修剪婴儿指甲避免划伤。
分离焦虑或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婴儿通过咬指甲缓解压力。表现为哭闹增多、睡眠不安等。家长需增加陪伴时间,通过拥抱、安抚音乐等方式缓解情绪,避免斥责强化行为。
铁元素缺乏可能引发异食癖倾向,伴随面色苍白、食欲减退。需就医检测血常规,确诊后可遵医嘱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铁剂,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

维生素B族或锌缺乏可能导致异常行为,如同时出现生长迟缓、皮炎等。可通过膳食补充动物肝脏、蛋黄等富含营养素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维生素AD滴剂、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
婴儿可能模仿家庭成员咬指甲的习惯。家长需自查并改正类似行为,通过游戏转移注意力。保持婴儿手部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引发胃肠不适。

日常需注意保持婴儿手部卫生,定期修剪指甲至圆钝形状。提供多样化的安全玩具满足探索需求,避免强制制止引发逆反。若伴随发育迟缓、反复感染或持续超过2岁,建议儿科就诊排除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疾病。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增加瘦肉、深色蔬菜摄入,通过母乳传递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