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的鉴别主要基于发病机制、症状特点及检查结果。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绞痛则是冠状动脉暂时性狭窄或痉挛引起的短暂心肌缺血。两者可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冠脉造影等检查明确区分。

心肌梗塞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完全闭塞,心肌持续缺血坏死。心绞痛通常由冠状动脉痉挛或狭窄引起一过性血流减少,心肌缺血为可逆性,无细胞坏死。前者需紧急再灌注治疗,后者以药物缓解为主。
心肌梗塞表现为持续30分钟以上的压榨性胸痛,常伴濒死感,休息或硝酸甘油无法缓解。心绞痛多为3-5分钟的闷痛或紧缩感,活动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数分钟内缓解。部分不典型心绞痛可能表现为下颌或左肩放射痛。
心肌梗塞患者多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甚至休克或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时通常无全身症状,少数可能伴心悸或气短。前者易并发心力衰竭,后者症状消失后无后遗表现。

心肌梗塞心电图可见ST段弓背抬高、病理性Q波形成及T波倒置的动态演变。心绞痛发作时可能出现一过性ST段压低或T波改变,缓解后恢复正常。变异型心绞痛可表现为ST段暂时性抬高。
心肌梗塞后肌钙蛋白I/T、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坏死标志物显著升高并持续数天。心绞痛患者这些指标通常正常,但严重不稳定型心绞痛可能出现轻度升高。冠脉CTA或造影能直接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和部位。

日常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心绞痛患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心肌梗塞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出现持续胸痛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黄金救治时间。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