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患者可通过低脂低盐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控制单糖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避免刺激性食物等方式进行饮食护理。心绞痛通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供血不足等因素有关,合理饮食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

减少动物脂肪和反式脂肪酸摄入,如肥肉、油炸食品等,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高脂高盐饮食可能加重动脉硬化,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肌耗氧量。烹饪建议选择橄榄油、菜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植物油,避免使用猪油、黄油。
每日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和200-350克水果,优先选择西蓝花、燕麦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能与胆固醇结合促进排泄,延缓餐后血糖上升。全谷物替代精制米面可提供更多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限制糕点、含糖饮料等高升糖指数食物,单日添加糖不超过25克。血糖波动过大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可选择低糖水果如草莓、蓝莓作为甜味替代,避免空腹大量进食高糖食物。

每日摄入鱼虾、禽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150-200克,优先选择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鱼类富含的ω-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注意采用清蒸、炖煮等低温烹调方式,避免高温煎炸破坏营养素。
禁饮浓茶、咖啡、酒精等兴奋性饮品,少食辣椒、芥末等辛辣调味品。这些物质可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增加。就餐时应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引发心脏负荷骤增。

心绞痛患者需建立规律的三餐习惯,每餐七分饱为宜,可采取少量多餐模式。注意监测体重变化,将体质指数控制在18.5-23.9范围内。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同步管理血糖,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限盐。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运动前后避免冷热刺激。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