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并发心律不规则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肌炎也可能导致心律不规则。心律不规则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晕厥或猝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可能引发房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患者常伴有胸痛、气短,心电图可见ST段改变。治疗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供血,严重时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造成心脏结构异常,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心脏超声显示心室扩大。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螺内酯片控制病情,终末期需心脏移植。
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起代偿性心率增快,常见窦性心动过速伴心律不齐。患者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NT-proBNP检测值升高。需联合使用呋塞米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限制每日饮水量。
二尖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易合并房颤。听诊可闻及心脏杂音,超声显示瓣膜钙化。轻度可用地高辛片控制心室率,重度需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可引起各种早搏和传导阻滞,伴有发热、肌痛。心肌酶谱异常升高,核磁共振显示心肌水肿。需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口服辅酶Q10胶囊营养心肌,避免剧烈运动。
心脏病患者应每日监测脉搏,记录心悸发作时间和诱因。饮食需低盐低脂,限制咖啡因摄入。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避免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动态心电监测,若出现持续胸痛或意识丧失须立即就医。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