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诱因、规律用药、监测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安全度过夏季。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药物影响、遗传因素等有关,夏季高温、脱水、情绪波动等因素易加重病情。
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选择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室内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摄氏度,避免冷热交替刺激。午间高温时段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并携带速效救心丸等应急药物。
严格限制咖啡、浓茶、酒精等兴奋性饮品摄入,每日咖啡因总量不超过200毫克。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隔夜饭菜引发胃肠炎导致电解质紊乱。控制情绪波动,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必要时咨询心理医生。
遵医嘱按时服用盐酸美西律片、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使用利尿剂患者需定期复查血钾,可适量增加香蕉、橙子等富钾食物。若需调整用药方案,应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每日晨起静息状态下测量脉搏并记录,注意心跳节律是否整齐。佩戴智能手环者需关注心率变异指数,出现持续心率超过100次/分或低于50次/分、频发早搏、晕厥前兆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检查动态心电图。
当出现持续胸痛伴大汗、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增加夏季随访频率,每1-2周监测血压血糖。旅行前需准备充足药物,携带近期心电图报告以备应急使用。
夏季饮食宜清淡,多食用冬瓜、黄瓜等含钾丰富的瓜类蔬菜,适量补充镁元素可选用南瓜籽、杏仁等坚果。保证充足睡眠,使用棉质透气寝具,卧室湿度保持在50%-60%。避免突然从空调房进入高温环境,温差过大可能诱发血管痉挛。定期进行心脏彩超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洗澡水温控制在38-40摄氏度,时间不超过15分钟,浴后及时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