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异常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监测心率、避免诱因、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等方式进行护理。心率异常可能与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每周3-5次。维持情绪稳定,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
每日早晚静息状态下测量脉搏,使用智能手环记录动态心率变化。注意识别心率过快、过慢或不规则的情况,记录发作时间、持续时长及伴随症状。测量前需静坐5分钟,避免运动、饮食或情绪波动影响结果。
远离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室内温度维持在20-24℃。慎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避免突然体位改变诱发直立性低血压。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将血压维持在130/80mmHg以下,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房颤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服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时需定期监测INR值。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每3-6个月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每年完成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外出时备好病情说明卡。出现持续胸痛、意识模糊等危急症状时立即呼叫急救。
心率异常患者应建立饮食记录本,每日摄入足量富含钾镁的香蕉、深绿色蔬菜。睡眠时保持左侧卧位减轻心脏负荷,枕头高度不超过15厘米。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好自动体外除颤器。避免长时间热水浴或桑拿,沐浴水温以40℃为宜。冬季注意保暖,外出佩戴围巾防止冷空气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