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早期症状包括胸痛、气短和乏力。预防需控制三高、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
1. 冠心病病因
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家族中有冠心病史的人群需提高警惕。环境因素如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也会损伤血管内皮。生理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异常,这些疾病会加速动脉硬化。外伤如胸部撞击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或撕裂。病理因素从轻到重包括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引发血栓、最终导致血管完全堵塞。
2. 早期典型症状
心绞痛是最常见表现,多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或下颌,持续2-15分钟,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加重。部分患者出现不典型症状如胃部灼热感、牙痛或背部疼痛。活动后气促是另一重要信号,爬三层楼梯即需休息提示心功能下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突然惊醒可能预示左心衰竭。
3. 诊断与治疗
冠状动脉CTA是无创检查首选,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程度。药物治疗包含三大类: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可快速缓解心绞痛;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降低胆固醇。血运重建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球囊扩张和搭桥手术,适用于严重狭窄患者。
4. 生活方式干预
地中海饮食模式值得推荐,每日摄入30克坚果、每周至少两次深海鱼类。有氧运动选择快走或游泳,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强度。压力管理可通过正念冥想实现,每天15分钟练习能降低皮质醇水平。冬季晨练应推迟至日出后,避免冷空气诱发血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