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疾病科普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室上速是怎么回事

发布者:雪颀 时间:2024-11-1 18:29

室上速在临床中是指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是饮用刺激性饮品、植物神经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的。

1、饮用刺激性饮品:

如果患者喝了过多浓茶、咖啡、奶茶等刺激性饮品,会使神经兴奋度升高,引起室上性心动过速,还会出现失眠的症状。应加强饮食调节,避免摄入刺激性饮品,可减少症状的发生。

2、植物神经紊乱:

通常是焦虑、精神紧张、熬夜等原因引起的,会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出现障碍,引起神经兴奋性增加,使患者出现心悸、焦虑、胸闷、气促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甲钴胺片、谷维素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甲状腺功能亢进:

会使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神经兴奋,使基础代谢率升高,引起患者出现心悸、气短、胸闷、消瘦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甲亢灵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风湿性心脏病:

通常是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会使心脏瓣膜发生病变,影响心脏功能,使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表现,引起心跳加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醋酸泼尼松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疾病会使冠状动脉的管腔变得狭窄,严重时还会引起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从而使患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悸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复方丹参片、速效救心丸、通脉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不可以过度劳累,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相关阅读

  • 儿童心律失常的原因和症状
    儿童心律失常的原因和症状
    儿童心律失常可能与遗传因素、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1、遗传因素部分儿童心 ...
  • 不能过激的预防心律失常
    不能过激的预防心律失常
    预防心律失常需要避免过度干预,建议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科学管理基础疾病来实现。过度紧张或极端措施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反而诱发心律问题。日常预防应注重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长期熬夜或睡眠不足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 ...
  • 心律失常的几种护理方法
    心律失常的几种护理方法
    心律失常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监测心率、遵医嘱用药、心理调节、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情绪波动、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晕 ...
  • 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如何?
    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如何?
    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心肌结构改变、自主神经调节失衡等因素有关。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发病机制。心脏电信号由窦房结发出后,需通过心房、房室结、希氏束等传导系统有序传 ...
  • 心律失常如何护理
    心律失常如何护理
    心律失常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监测心率、遵医嘱用药、避免诱因、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遗传因素等有关。1、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自 ...
  • 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是什么?
    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是什么?
    (1)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液循环状态:正常的心脏,具有良好的代偿和调节能力,注意率提高到180次/分钟,心脏排血量继续提高小心率减慢到35次/分钟,即使是30次/分钟,也能维持足够的心脏排血量,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
  • 中药消除心律失常的症状
    中药消除心律失常的症状
    心律失常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中药缓解症状。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缺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衡、器质性心脏病、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通常 ...
  • 心脏病病人呕吐危险吗
    心脏病病人呕吐危险吗
    心脏病患者出现呕吐可能提示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需警惕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药物不良反应、电解质紊乱及胃肠缺血等危险情况。1、心肌梗死:呕吐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非典型症状,尤其伴随冷汗、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
  • 双下肢动脉硬化治疗最佳方法
    双下肢动脉硬化治疗最佳方法
    双下肢动脉硬化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血管内治疗、外科手术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双下肢动脉硬化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等因素引起。1、生活方式干预: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 ...
  • 心律失常患者如何安全度过夏天
    心律失常患者如何安全度过夏天
    心律失常患者夏季需重点关注体温调节、水分补充及药物管理,可通过调整作息、科学补水、避免高温暴露、规律用药及监测症状等方式安全度夏。夏季高温易导致人体出汗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律失常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