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疾病科普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塞原因都是什么 如何降低跌倒骨折的风险

发布者:扶墙而出 时间:2022-4-20 11:37

心肌梗塞原因都是什么 ?人的年级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筋骨也越来越不灵活,这也是造成老人经常跌倒的原因,再加上中国现今社会跌倒老人无人扶的现象,如何预防老人家跌倒是作为子女应该尽的义务。

如何保命防跌

如果跌倒过,有一半的人会再次跌倒,根据研究显示,国内六十五岁以上长者,有三分之一曾在一年内跌倒过;而跌倒过的老人,有二分之一会再跌倒,且年纪愈大,跌倒的机率就愈高其中,跌倒可能造成的严重伤害,包括髋关节骨折、其他部位骨折、硬脑膜下出血、软组织伤害或头部外伤。有些老人则因为害怕再次跌倒,而限制自我活动,渐渐失去独立活动的能力,使得身体功能愈来愈差,也造成家人的负担。

老人容易跌倒的原因,可分为「内在」与「外在」因素。其中,「内在」因素如老化导致视力减退、平衡感失调,疾病如中风、心肌梗塞、贫血、姿势性低血压等,以及长期服用降血压、降血糖、心衰竭等药物,都会影响反应与平衡感。「外在」因素,指的则是由环境所造成,如湿滑的浴室、厕所、厨房、楼梯间、光线昏暗处等,以及户外不熟悉的环境、移动的公车、没有扶手的楼梯、马路上的障碍物等。

由于长辈跌倒的场所室内多于室外,室内以卧室最多,其次为浴室,若能彻底改善居家环境,排除动线上的障碍物,并依照长辈情况安装辅助器在侧,则可减少50%至60%的跌倒机率。

培养防跌的安全生活习惯

一、趋吉避凶:

习惯性检视地面、对周遭环境保持警觉,例如,当进出浴室、厨房等潮湿空间时,要提醒自己避开湿滑地面、放慢脚步,并尽量扶着墙壁。进入昏暗的房间时,要先开灯再进去。平常要避免双手都拿东西,并善用扶手,掌握有电梯可搭乘就不爬楼梯的原则。夜间起身或早上起床时,最好先坐在床边让意识恢复清醒,再慢慢起身跨出脚步,若服用药物会增加如厕频率,吃药前先上厕所,或在床边备妥尿壶。

二、常做防跌运动:

走路是最简单的方法,而弹力带训练、元极舞与太极拳等三种运动除能提升老年人生理功能的表现,也兼具花费少、不需特殊器材、不受场地限制等特色。

三、挑双好鞋子:

选择鞋子时,应以能增加行走时的舒适性与稳定性为前提,例如,透气的圆头鞋能保护足趾且容易伸展,底部垫子要适当,才能减少脚後跟的疼痛,鞋底挑胶底、深纹路可以止滑,并要考虑穿脱时的方便性,尽量不要买需绑鞋带的鞋子。

四、记得软着地:

为了降低跌倒骨折的风险,平日应牢记面对意外时让身体「软着地」的原则,包括跌倒时尽量让身体顺着惯性倒,将受力关节迅速弯曲,并采缩头、并腿、双臂合抱胸前,以团身滚动的方式,减缓摔倒时的冲力以保护四肢。

常用药物暗藏致跌成分

当长辈看完门诊,领回药物的同时,药袋上那些用来治病、缓解症状的名称中,其实暗藏许多赫赫有名的「致跌药物」,服用後会导致认知混乱、平衡感变差、行动趋缓、活动力减弱,一不小心就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其中,最常见的「致跌药物」如镇静、安眠药,会让长者容易嗜睡、减缓反应时间、影响认知功能导致步态不稳。而抗精神病用药及抗忧郁剂则有镇静及安眠等副作用。心血管用药如降血压药,则会造成姿势性低血压。而止痛药与肌肉松弛剂除了镇静之外,也有肌肉放松的副作用,将会使得肌肉反应动作变慢、平衡变差。

此外,如缓泻剂容易增加如厕频率,且会造成电解质不平衡,使长辈身体变得虚弱。降血糖剂可能导致血糖过低与晕眩,抗癫痫药则因镇静作用、嗜睡和晕眩,影响肌肉张力及平衡感。抗胆硷药物会引起镇静、嗜睡、神智不清、精神混乱和幻觉等现象。传统抗组织胺用药则会抑制中枢神经,产生嗜睡、步行失调及精神集中困难等副作用。帕金森氏症用药如左旋多巴(levodopa)与甲磺酸溴隐亭(bromocriptine)会引起姿势性低血压、嗜睡与视觉模糊等,以上皆会增加跌倒的机率。

因此,要远离跌倒的预防之道,用药前应请专责医师做整体评估,选用低风险药物,若需用致跌高风险药物,应由低剂量开始,再逐渐调整,并补充用药须知与常识,且要提醒长辈确实遵从医嘱,不要重复拿药、自行调药或停药,或迷信偏方乱服中草药,才能确实控制用药对身体的影响。

相关标签: 心肌梗塞 骨折

相关阅读

  • 高血压喝什么茶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一点
    高血压喝什么茶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一点
    高血压患者适合饮用菊花茶、决明子茶、桑叶茶、山楂茶和玉米须茶辅助降压,这些茶饮副作用较小且有一定降压效果。1、菊花茶:菊花茶含有黄酮类物质,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杭白菊和滁菊的降压效果更显著,建议选择 ...
  • 心肌缺血药物能控制吗
    心肌缺血药物能控制吗
    心肌缺血通常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常用药物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调脂药。心肌缺血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与规范用药进行综合管理。 ...
  • 哪些人群会患高血压病
    哪些人群会患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长期高盐饮食者、有家族遗传史者以及长期精神紧张者。高血压病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力以及某些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等症 ...
  • 风湿性心脏病晚期有哪些症状
    风湿性心脏病晚期有哪些症状
    风湿性心脏病晚期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肺部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症状。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反复发作导致的心脏瓣膜损害,晚期症状主要由瓣膜功能严重障碍和心脏代偿能力下降引起。1、心力衰竭 ...
  • 血栓外痔术后如何护理
    血栓外痔术后如何护理
    血栓外痔术后可通过保持创面清洁、调整饮食结构、规范用药、适度活动和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血栓外痔通常由肛周静脉血栓形成或排便用力过度等因素引起,术后可能出现疼痛、渗液等症状。1、保持创面清洁术后需每日用 ...
  • 心电图在心绞痛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心电图在心绞痛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心电图是诊断心绞痛的重要辅助手段,能够通过捕捉心肌缺血时的特征性改变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主要有ST段压低或抬高、T波倒置、病理性Q波等,结合患者症状和动态变化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心绞痛发作 ...
  • 重症心肌炎怎么回事
    重症心肌炎怎么回事
    重症心肌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不良反应、毒素暴露等原因引起,重症心肌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机械循环支持、对症治疗、心脏移植等方式治疗。1、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腺病 ...
  • 冠脉造影与冠脉CT的区别是什么
    冠脉造影与冠脉CT的区别是什么
    冠脉造影与冠脉CT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检查方式、适用场景和功能特点上。冠脉造影是侵入性检查,需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直接观察血管情况;冠脉CT是无创检查,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重建血管图像。两者各有优势,选择需结合患 ...
  • 急性房颤如何护理
    急性房颤如何护理
    急性房颤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监测心率、遵医嘱用药、控制诱因、紧急就医等方式护理。急性房颤通常由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酗酒、情绪激动等原因引起。1、调整生活方式急性房颤发作期间应保持安静 ...
  • 肝介入手术后如何护理
    肝介入手术后如何护理
    肝介入手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药物使用、饮食调整、活动限制和定期复查。肝介入手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术后护理对恢复至关重要。术后24小时内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导致穿刺点出血。穿刺部位需保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