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ST段抬高通常提示心肌缺血范围更广或程度更重,但疾病严重性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引发血栓形成,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而非ST段抬高。这类患者心肌损伤可能呈局灶性,但梗死面积通常较ST段抬高型更小。临床常见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伴随冷汗、恶心等症状。治疗需立即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配合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血管情况。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为至少两个相邻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反映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透壁性心肌缺血。这类患者心肌坏死面积较大,易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危重情况。但疾病严重程度不能仅凭ST段改变判断,还需结合心肌酶谱峰值、左心室功能、并发症等指标。例如非ST段抬高型患者若合并三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预后可能比单纯ST段抬高型更差。两种类型均需紧急再灌注治疗,ST段抬高型首选急诊PCI手术,非ST段抬高型则根据危险分层决定干预时机。

无论心电图表现如何,突发胸痛持续超过20分钟应立即就医。日常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并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遵医嘱规律服用替格瑞洛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二级预防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出现胸闷气短加重时须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