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心肌桥、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心肌缺血通常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缺血最常见的原因,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动脉壁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减少心肌供血。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胸痛、呼吸困难。常用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严重时需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痉挛指冠状动脉暂时性异常收缩,可能与吸烟、寒冷刺激、情绪激动有关。突发胸痛是典型表现,多发生于静息状态。治疗需避免诱因,使用地尔硫卓缓释胶囊、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痉挛,反复发作者需完善冠状动脉造影评估。
心肌桥属于先天性解剖变异,冠状动脉某段被心肌纤维覆盖,心脏收缩时压迫血管导致供血不足。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出现劳力性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可减轻症状,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要心肌桥松解术。
严重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即使冠状动脉正常也可能引发心肌缺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伴心悸。需纠正贫血病因,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必要时输血改善氧供。
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加速心肌耗氧,超过供氧能力时诱发缺血。患者多伴有多汗、消瘦、手抖等甲亢症状。需使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状腺功能,辅以普萘洛尔片缓解心动过速,同时限制剧烈活动减少心脏负荷。
心肌缺血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吸烟饮酒及情绪波动。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但避免剧烈活动诱发症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遵医嘱规范用药。若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晕厥等表现须立即就医,警惕急性心肌梗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