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胸膜增厚是指胸膜组织因炎症、感染或损伤等原因导致局部或广泛性增厚的病理状态,可能与胸膜炎、肺结核、胸腔积液、胸部外伤或肿瘤等因素有关。胸膜是覆盖在肺脏表面和胸腔内壁的双层薄膜,增厚时可能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胸膜炎是胸膜增厚的常见原因,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症状,疼痛常随呼吸加重。急性期可通过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感染,慢性期可能需胸腔镜松解术治疗。胸膜增厚程度较轻时可能无须特殊处理。
肺结核可导致胸膜结核性炎症,表现为胸膜增厚伴干酪样坏死。典型症状包括低热、盗汗、消瘦,胸片可见钙化灶。需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通常较长。遗留的胸膜增厚若影响肺功能,可能需胸膜剥脱术。
长期未吸收的胸腔积液机化可致胸膜增厚,常见于心力衰竭、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多有气促、活动耐力下降表现。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大量积液需穿刺引流,必要时注射尿激酶注射液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慢性胸膜增厚可能限制肺扩张。
胸部创伤或手术后胸膜腔出血、炎症反应可引发胸膜粘连增厚。患者有明确外伤史,可能伴肋骨骨折。急性期需止痛处理如洛索洛芬钠片,后期通过呼吸训练预防胸廓活动受限。严重胸膜瘢痕化可能需手术松解。
胸膜间皮瘤或转移瘤可导致局限性胸膜增厚,常伴随血性胸腔积液。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胸痛、体重下降。诊断需依靠病理活检,治疗包括化疗如培美曲塞二钠注射液、靶向治疗或姑息性胸膜固定术。恶性胸膜增厚预后较差。
发现胸膜增厚应完善胸部CT、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需避免吸烟及接触石棉等有害物质,适度进行深呼吸锻炼改善肺功能。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或胸痛加重,应及时复查。多数良性胸膜增厚无须过度干预,但需定期随访观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