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是指肺部气流受限达到中等程度的一种病理状态,通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相关,主要表现为呼气困难、活动后气促等症状。

气道炎症导致支气管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多,同时小气道平滑肌收缩使管腔狭窄,呼气时气道动态塌陷加重。肺弹性回缩力下降和肺泡结构破坏进一步减少气流驱动压力,形成持续性呼气阻力增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最常见病因,长期吸烟或粉尘暴露引发小气道纤维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也可出现可逆性阻塞,部分患者随着病程进展可能发展为固定性阻塞。少数情况下与支气管扩张症、囊性纤维化相关。
患者日常活动如爬楼梯、快步走时出现明显气促,可能伴有慢性咳嗽、咳痰。听诊可闻及呼气相延长和哮鸣音,严重时出现桶状胸等体征。症状具有昼夜波动性,晨起和寒冷季节加重。

肺功能检查是确诊依据,表现为FEV1/FVC比值低于70%,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在50%-69%区间。需结合支气管舒张试验鉴别可逆性阻塞,胸部CT有助于排除支气管扩张等结构异常。
长期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控制气道炎症,急性发作时按需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肺康复训练包括腹式呼吸锻炼,营养支持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重度低氧血症患者需长期家庭氧疗。

建议患者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定期监测肺功能变化,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居家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PM2.5刺激,保持适宜室内湿度。出现痰量增多或颜色改变应及时就医,避免急性加重导致肺功能不可逆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