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不做手术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可能因严重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而增加健康风险。漏斗胸是一种胸骨及肋软骨向内凹陷的先天性畸形,其危害程度与凹陷深度及对器官的压迫程度相关。

轻度漏斗胸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胸廓外观异常,心肺功能基本不受影响。这类患者可通过定期监测、呼吸训练和适度运动维持健康。凹陷较深者可能出现运动耐力下降、胸闷气短等症状,但通过避免剧烈活动、预防呼吸道感染等措施,多数能维持正常生活。部分患者凹陷会随年龄增长自行改善。

重度漏斗胸可能导致心脏受压移位、肺扩张受限等并发症。长期心肺功能受损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反复肺部感染等问题,极端情况下可能影响寿命。儿童期重度畸形还可能影响胸廓发育。这类患者需通过肺功能检查、心脏超声等评估器官受损情况,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循环障碍,则需考虑手术干预。

建议漏斗胸患者每6-12个月复查胸廓CT和心肺功能评估。日常应避免胸廓受压动作,选择游泳等扩胸运动增强呼吸肌力量。若出现持续胸痛、活动后紫绀或频繁呼吸道感染,应及时就医评估手术必要性。手术矫正适用于凹陷指数超过3.25或心肺功能显著受损者,常见术式包括Nuss微创手术和Ravitch传统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