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缓解症状,建议选择低渣低脂、易消化、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饮食管理需结合个体耐受性,主要有低纤维食物、高蛋白食物、低脂乳制品、富含维生素的果蔬、补充水分等方式。
急性期应选择去皮苹果、香蕉、精白米面等低纤维食物,减少胃肠刺激。避免粗粮、坚果等高纤维食物加重腹泻或肠梗阻风险。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烧烤。
推荐鱼肉、鸡胸肉、豆腐等优质蛋白来源,帮助修复肠道黏膜。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每公斤体重1-1.5克。红肉需去除可见脂肪,加工肉制品可能诱发炎症反应需限制。
选择脱脂牛奶、低脂酸奶补充钙质,乳糖不耐受者可选用无乳糖产品。发作期若出现脂肪泻需暂时停用,缓解后逐步尝试小剂量引入。硬质奶酪比液态奶更易耐受。
胡萝卜泥、南瓜羹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助于黏膜修复,西蓝花、菠菜等应煮熟后食用。避免柑橘类等酸性水果刺激肠道。维生素D缺乏常见需监测并补充。
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预防脱水,腹泻严重时配合口服补液盐。避免含咖啡因、酒精饮品。可饮用稀释后的苹果汁补充电解质,浓茶可能加重肠道痉挛需限制。
克罗恩病患者需记录饮食日志观察个体反应,发作期采用少量多餐制,每日5-6餐减轻肠道负担。营养师指导下可添加全营养素补充剂,定期监测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素水平。合并狭窄或瘘管时需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严重营养不良者需肠内营养支持。所有饮食调整应与药物治疗同步进行,定期复查炎症指标评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