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吐腹泻胃痛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该症状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炎、食物中毒、肠易激综合征、胃溃疡等原因引起。
发病初期应禁食4-6小时,待呕吐缓解后尝试少量饮用温盐水或米汤。随后逐步过渡到低脂低纤维饮食,如白粥、软面条等。避免摄入乳制品、高糖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家长需观察儿童进食后反应,若再次呕吐需暂停进食。
每10-15分钟补充5-10毫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散剂按说明书配制。若出现尿量减少、嘴唇干裂等脱水表现,家长需立即带患儿就医。成人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分次少量饮用。
用40℃左右热水袋裹毛巾敷于脐周,每次15-20分钟。热敷可缓解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但禁用于疑似阑尾炎或持续加重的腹痛。家长需注意热敷温度,避免烫伤儿童皮肤。可配合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
细菌性胃肠炎可选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诺氟沙星胶囊抗感染。胃溃疡患者需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所有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若出现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便血、高热39℃以上、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婴幼儿出现前囟凹陷、皮肤弹性差等重度脱水表现时,家长应第一时间送医。急诊医生可能根据病情进行血常规、粪便检测或腹部超声等检查。
症状缓解后2-3天内保持清淡饮食,逐步增加蒸蛋羹、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注意餐具消毒与手部清洁。建议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及饮食情况,复诊时供医生参考。长期反复发作需进行胃镜或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