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绞痛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服用解痉药物、补充益生菌、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肠胃绞痛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痉挛、肠道菌群失调、胃肠炎、肠梗阻等原因引起。
肠胃绞痛发作时应暂停进食,待疼痛缓解后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减少胃肠刺激。少食多餐,每餐控制在七分饱,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胃肠负担。可适量饮用温蜂蜜水帮助舒缓肠黏膜。
用40℃左右热水袋敷于脐周,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放松胃肠平滑肌,缓解痉挛性疼痛。注意防止烫伤,婴幼儿及糖尿病患者需谨慎操作。配合顺时针按摩腹部效果更佳,但禁止在疑似肠梗阻时按压。
颠茄片能阻断胆碱受体缓解肠道痉挛,匹维溴铵片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细胞。消旋山莨菪碱片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释放减轻绞痛,但青光眼患者禁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掩盖急腹症症状。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能抑制致病菌繁殖。适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菌群失调引起的绞痛,需用温水送服避免高温灭活。建议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
持续性绞痛伴呕吐、便血需排除肠套叠、肠穿孔等急症。医生可能建议血常规、腹部CT或肠镜检查。肠梗阻患者需禁食并留置胃管减压,严重者需手术解除梗阻。胃肠炎患者需进行便培养确定病原体。
肠胃绞痛缓解后应保持清淡饮食2-3天,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饭后1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长期反复发作需完善胃肠镜检查,排除溃疡、息肉等器质性疾病。注意观察排便性状变化,出现柏油样便或果酱样便立即就诊。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帮助胃肠蠕动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