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酸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或口腔的烧灼感或酸味感,可能伴随胸骨后疼痛、咽喉刺激等症状。反酸通常由胃食管反流病、饮食刺激、妊娠等因素引起。
反酸最典型的症状是胸骨后或上腹部出现烧灼感,类似火辣辣的灼烧感。这种不适可能从胃部向喉咙方向蔓延,尤其在平躺或弯腰时加重。胃酸刺激食管黏膜会导致炎症反应,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引发巴雷特食管。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或莫沙必利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胃酸混合未消化食物反流至口腔时会产生明显的酸苦味,尤其在夜间或饱餐后更易发生。部分患者会突然感觉喉咙后方有液体上涌,可能伴随打嗝或嗳气。这种情况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有关,建议避免睡前进食,使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法莫替丁片等抑酸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反酸可能引发胸骨后隐痛或刺痛感,易与心绞痛混淆。疼痛常呈放射性,可延伸至后背或肩胛区,进食辛辣食物后症状加剧。食管黏膜受胃酸腐蚀可能导致糜烂性食管炎,需通过胃镜确诊。治疗可选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铋钾颗粒配合黏膜保护剂。
胃酸反复刺激咽喉部会导致慢性咽炎症状,表现为喉咙异物感、声音嘶哑或干咳。晨起时症状明显,可能误诊为呼吸道疾病。这类喉咽反流患者需抬高床头睡眠,避免穿紧身衣裤。医生可能建议服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咽喉含片缓解症状。
平卧时胃酸更容易反流至呼吸道,引发突然的刺激性咳嗽或窒息感。部分患者会在睡眠中因反流物误吸而惊醒,长期可能诱发哮喘。这类情况需严格控制晚餐量,睡前3小时禁食。必要时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片配合抗反流治疗。
日常应避免高脂、辛辣、酸性食物及碳酸饮料,戒烟限酒,餐后保持直立姿势。超重者需减轻体重,睡觉时垫高枕头15-20厘米。若每周出现两次以上反酸或伴随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记录饮食与症状关联的日记有助于医生判断诱因,胃镜检查能明确食管损伤程度。未经医嘱长期服用抑酸药物可能掩盖病情,反流症状持续不缓解需排查食管裂孔疝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