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可通过禁食补液、药物治疗、内镜止血、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通常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绝对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出血量较大时可输注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扩容,血红蛋白低于70g/L需考虑输注悬浮红细胞。禁食期间需持续胃肠减压,避免胃酸刺激出血灶。
质子泵抑制剂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面愈合。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能降低门静脉压力,适用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止血药物如注射用血凝酶可局部止血,但需注意过敏反应。
急诊胃镜下可进行钛夹止血、肾上腺素局部注射或氩离子凝固术。对于食管静脉曲张可实施套扎术或组织胶注射,成功率超过90%。内镜治疗需在生命体征稳定后6-24小时内进行,术前需备血并建立双静脉通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适用于反复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能有效降低门脉压力。血管造影栓塞术可用于杜氏溃疡等动脉性出血,明胶海绵颗粒是最常用栓塞材料。介入治疗需监测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难治性溃疡出血,毕I式或毕II式吻合需根据病灶位置选择。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用于门脉高压出血,需联合脾切除术。手术指征包括24小时内输血超过6单位或内镜治疗失败。
恢复期应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低纤维软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建议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康复后定期复查胃镜。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需联用质子泵抑制剂,肝硬化患者需终身随访。出现呕血或黑便应立即平卧并禁食,尽快前往急诊科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