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到后脑勺后需要观察是否出现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并注意保持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摔到后脑勺后,首先要观察是否出现头痛。轻微的头痛可能是由于头部受到撞击引起的,通常休息后可缓解。如果头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可能提示颅内压增高,需要及时就医。部分人在摔倒后会出现短暂的意识模糊或记忆缺失,这种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摔倒后还可能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脑震荡或颅内出血有关。摔倒后24小时内是观察的关键期,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用脑,保持安静休息。

摔倒后若出现持续呕吐、抽搐、一侧肢体无力或言语不清等症状,可能提示严重的颅脑损伤,如硬膜外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婴幼儿摔倒后若出现异常哭闹、拒食、嗜睡等情况,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医。老年人摔倒后即使当时没有明显症状,也应密切观察,因为老年人容易出现迟发性颅内出血。有凝血功能障碍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人群,摔倒后发生颅内出血的概率较高,需格外警惕。

摔倒后应避免立即服用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可以适当冷敷撞击部位,但不要用力按压。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后续几天内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若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头颅CT等检查,排除严重颅脑损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