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压高头痛可通过按摩太阳穴、风池穴、百会穴、印堂穴、合谷穴等穴位缓解。颅压高头痛可能与颅内感染、脑血管病变、颅脑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按摩时用拇指指腹顺时针轻柔按压5-10分钟,有助于缓解颅压高引起的颞部胀痛。按摩时力度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颅压高头痛患者按摩太阳穴时若出现恶心加重应立即停止。
风池穴在枕骨下两侧凹陷处。用双手拇指同时按压风池穴1-3分钟,可改善颅压高导致的枕部疼痛和颈部僵硬。按摩时保持头部正直,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颅压高头痛急性发作期不宜过度按压风池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用中指指腹轻揉百会穴3-5分钟,能减轻颅压增高引起的头顶胀痛。按摩时取坐位或卧位,动作要缓慢平稳。若按摩后出现头晕加重需立即停止。

印堂穴在两眉头连线中点。用拇指指腹从印堂穴向两侧分推10-20次,有助于缓解颅压高导致的眉弓处疼痛。按摩力度要均匀柔和,避免快速用力。颅压高头痛伴随发热时不宜按摩印堂穴。
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用拇指按压对侧合谷穴2-3分钟,可辅助改善颅压高引起的全头痛。按摩时保持呼吸平稳,力度以产生轻微痛感为度。孕妇及血压异常者慎用此法。

颅压高头痛患者按摩时需保持环境安静,按摩前后可饮用适量温水。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可能加重颅压的行为,保证充足睡眠。若头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意识改变、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饮食上注意控制钠盐摄入,适当补充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等,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