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到后脑勺后需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头痛程度、呕吐频率及肢体活动情况,警惕颅内出血或脑震荡风险。主要关注点包括意识是否清醒、有无持续加重的头痛、反复呕吐、肢体无力或抽搐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头部外伤后24小时内是关键观察期,需避免剧烈活动并保持安静休息。轻微撞击可能出现短暂头晕或局部肿痛,可用冰袋间断冷敷伤处10-15分钟减轻肿胀。密切监测是否出现嗜睡、烦躁不安、言语含糊等意识改变,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脑组织损伤。受伤后睡眠时建议每2-3小时唤醒一次检查反应能力,睡眠障碍可能掩盖病情变化。记录呕吐发生时间和次数,频繁喷射状呕吐伴随瞳孔不等大需立即就医。
若出现持续加重的钝痛或搏动性头痛,可能提示颅内压增高。单侧肢体麻木或抽搐发作提示运动皮层受累,需进行CT排除硬膜下血肿。平衡障碍伴耳鸣可能为小脑损伤表现,外伤后48小时新发症状尤其危险。婴幼儿囟门膨隆、拒食哭闹可能为婴幼儿特有的颅内高压征兆。任何进行性加重的症状都需急诊评估,迟发性脑出血可能在受伤72小时后出现。
伤后一周内应避免头部二次撞击,禁止参加对抗性运动。恢复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认知症状可能属于脑震荡后综合征,建议神经心理评估。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有助于脑功能修复,适量补充核桃、深海鱼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出现视物模糊、嗅觉异常等特殊感官障碍,需考虑颅底骨折可能并完善影像学检查。所有头部外伤患者均应随访观察至少1个月,期间出现任何异常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