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儿童入学前后需注意规律用药、避免诱因、学校沟通、应急处理和心理健康。癫痫是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慢性疾病,患儿在入学阶段需特别关注疾病管理与环境适应。

家长需严格遵医嘱按时给予抗癫痫药物,如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丙戊酸钠缓释片或奥卡西平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建议使用分装药盒并设置服药提醒。入学前应与校医确认校内服药流程,必要时提供书面用药说明。
减少闪光刺激、睡眠不足、情绪激动等常见诱因。家长应帮助儿童建立规律作息,保证8-10小时睡眠,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学校需配合调整座位避开频闪光源,体育课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
入学前家长需向班主任和校医详细说明患儿病情、发作表现及应急措施。提供癫痫发作记录卡,包含发作特征、用药信息和紧急联系人。建议签署三方协议明确校方在发作时的处理权限和责任。

教师需掌握癫痫发作时的正确应对方法:移开周边危险物品,保持侧卧位防止窒息,记录发作时间,不强行约束或塞入异物。如发作超过5分钟或连续发作应立即联系急救。教室应备有应急药物如地西泮直肠凝胶。
关注患儿因疾病可能产生的自卑或焦虑情绪,家长和教师应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正常参与集体活动。可通过绘本、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同学理解癫痫,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指导。定期评估患儿社交适应情况。

癫痫儿童通过规范管理多数能正常入学。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复诊脑电图检查,根据发作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日常注意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B6和镁元素,避免饮用含咖啡因饮料。建议参与游泳等运动时专人陪同,随身携带病情说明卡。学校需建立包容环境,避免歧视或孤立患儿,共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