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癫痫病是一种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抽搐、意识障碍或行为异常。其基本常识包括病因分型、发作类型、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家庭护理要点。
儿童癫痫可分为特发性、症状性和隐源性三类。特发性癫痫多与遗传因素相关,脑部无明确结构异常;症状性癫痫由脑损伤引起,如出生窒息、脑炎后遗症等;隐源性癫痫指疑似症状性但未找到明确病因。临床常见病因包括围产期损伤、先天性脑发育异常、遗传代谢病等。
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类,发作分为局灶性和全面性。局灶性发作表现为身体局部抽搐或感觉异常,意识可能保留;全面性发作包括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失神发作(小发作)等。婴儿痉挛症、Lennox-Gastaut综合征等为儿童特有癫痫综合征。
诊断需结合病史、视频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脑电图可捕捉异常放电波,长程视频监测能记录发作期特征;头颅MRI可发现结构性病变,基因检测适用于遗传性癫痫。发作描述需详细记录持续时间、先兆症状及发作后状态。
以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为主,常用丙戊酸钠口服溶液、左乙拉西坦片、奥卡西平片等。药物选择需考虑发作类型、副作用及患儿年龄。难治性癫痫可考虑生酮饮食、迷走神经刺激术或外科手术。治疗需持续2-5年无发作方可考虑减药。
发作时应保持患儿侧卧防止窒息,勿强行按压肢体或塞入物品。日常需规律服药、避免熬夜及闪光刺激,建立发作日记记录诱因。家长应学习急救知识,避免患儿单独游泳或高处活动。定期随访监测药物血浓度及肝肾功能。
儿童癫痫需长期规范管理,多数患儿通过药物可良好控制发作。家长应避免过度保护影响患儿社会功能,同时关注共患病如注意力缺陷或多动症。学校需配合提供适当教育支持,社会歧视可能加重患儿心理负担。及时接种疫苗、预防颅脑外伤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