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癫痫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脑电图、头颅核磁共振、血液检查、基因检测和视频脑电图监测等多种检查手段。癫痫可能由遗传因素、脑部结构异常、代谢紊乱、感染或外伤等原因引起,表现为抽搐、意识丧失、行为异常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神经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案。
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最重要的检查方法,能够记录大脑电活动,发现异常放电波。常规脑电图检查时间较短,可能无法捕捉到异常放电,必要时需进行长程脑电图监测。对于发作频繁的患儿,脑电图检查阳性率较高。检查前需清洁头皮,避免使用发胶等产品,检查过程中尽量保持安静。
头颅核磁共振能够清晰显示脑部结构,帮助发现可能导致癫痫的脑部病变,如脑发育畸形、肿瘤、血管畸形等。检查无辐射,但对患儿配合度要求较高,年幼儿童可能需要在镇静状态下完成。检查前需去除身上所有金属物品,有心脏起搏器等金属植入物的患儿不适合此项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等,可帮助排除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紊乱等引起的癫痫发作。某些遗传代谢病如苯丙酮尿症也可通过血液检查发现。检查前通常需要空腹,婴幼儿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家长需提前了解检查要求,帮助孩子做好准备。
对于有家族史或怀疑遗传性癫痫的患儿,可考虑进行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检测需要采集外周血,通常需要2-4周出结果。基因检测费用较高,家长可根据医生建议和经济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阳性结果可能对家庭生育规划有指导意义。
视频脑电图监测可同步记录患儿临床发作和脑电变化,对癫痫分类和定位有重要价值。监测时间通常为24-72小时,需要在医院专门病房进行。检查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发作情况,及时通知医护人员。监测可能影响正常作息,家长应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物品准备。
小儿癫痫的检查需要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家长应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诱发因素,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饮食要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定期复诊很重要,医生会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发作时要保护患儿安全,避免摔倒受伤,记录发作表现和时间,及时就医。家长要学习癫痫急救知识,保持良好心态,帮助孩子积极面对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