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癫痫的检查方式主要有脑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神经心理评估和基因检测。癫痫可能与脑部异常放电、脑损伤、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
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核心检查,通过记录大脑电活动捕捉异常放电波。常规脑电图需在头皮放置电极,检查时长30-60分钟。发作间期可能出现棘波、尖波等特征性改变,视频脑电图可同步记录发作时的临床表现与脑电变化。对于难以捕捉发作的患儿,可进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监测。
头颅核磁共振能清晰显示脑结构异常,如海马硬化、皮质发育不良等致痫病灶。CT检查对钙化、出血等病变敏感,但分辨率较低。功能磁共振和PET-CT可评估脑代谢及血流情况,适用于术前定位。影像学检查前需安抚儿童情绪,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血常规可排查感染或血液系统疾病,电解质检测能发现低钙、低镁等代谢紊乱。脑脊液检查适用于疑似脑炎患儿,需通过腰椎穿刺获取标本。遗传代谢病筛查需采集尿液或血液,检测氨基酸、有机酸等指标。部分患儿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调整抗癫痫药物剂量。
通过韦氏智力量表、注意力测试等工具评估认知功能,癫痫发作可能影响语言、记忆等能力。行为量表可筛查共患的多动症或自闭症。评估结果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教育方案,家长需配合记录孩子日常行为表现,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全外显子测序可识别SCN1A、CDKL5等癫痫相关基因突变,对病因不明的难治性癫痫尤为重要。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能检测拷贝数变异,适用于合并发育迟缓的患儿。基因检测需采集外周血,家长应了解检测的局限性和伦理问题,遗传咨询有助于指导生育决策。
确诊癫痫后,家长需协助孩子规律服药,避免闪光刺激、睡眠不足等诱因。饮食上可适当增加中链甘油三酯,但无须特殊忌口。日常活动中应避免游泳、攀高等危险运动,建议佩戴医疗警示手环。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多数患儿通过规范管理可获得良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