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分流手术主要通过植入分流装置将脑脊液引流至腹腔或其他部位,从而降低颅内压力。治疗方式主要有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心房分流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等,需根据患者年龄、病因及并发症选择术式。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最常用的术式,适用于多数先天性或获得性脑积水患者。手术中将分流管一端置于脑室,另一端经皮下隧道引至腹腔,脑脊液通过单向阀门持续流入腹腔吸收。该术式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可能出现分流管堵塞、感染或过度引流。脑室心房分流术适用于腹腔条件不佳的患者,分流管末端置于右心房,需严格监测心功能及感染迹象。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多用于交通性脑积水,通过腰椎穿刺将分流管置入腰大池,创伤较小但易受体位影响。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中通过影像引导精准放置分流管,术后需定期复查分流系统功能。部分患者可能需调整分流阀压力或更换分流管以维持疗效。
术后护理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挤压分流管走行区域。日常需观察头痛、呕吐、嗜睡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腹痛、发热等腹腔感染表现。术后1-3个月需复查头颅CT评估脑室变化,长期随访中每6-12个月检查分流系统功能。儿童患者需随生长发育调整分流管长度,成人患者需注意避免分流管区域的外伤。若出现分流管功能障碍,可能需行分流管调整术或更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