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疾病科普 外科 神经外科

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是什么?

发布者:心叶兰 时间:2024-5-13 15:30

明显的外伤导致的神经损伤相对容易诊断,但是,周围神经的慢性损伤表现不典型,常常被临床医生误解,也不被患者重视,可是,一旦等到症状严重时,神经损伤已经到来晚期,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功能完全丧失。

 这些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有下列几种: 1、腕管综合症。

 这是由于正中神经在手腕部受到慢性损伤所致。

原因包括反复的屈伸手腕,手腕关节炎、腕关节骨折后遗症、肿瘤等。

主要表现是不明原因的手指麻木感,发生在拇指食指中指和环指桡侧半,根据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手指麻木的程度不同,容易被忽视,而非专业医生有不能准确及时诊断,因而常常延误病的治疗,严重时会出现手掌大鱼际肌萎缩,拇指不能做掌运动,即手无力感。

此时即使手术治疗,效果也有限,如果能早期及时手术治疗,可以完全治愈。

当然,手术者必须是专业手外科医生,因为手术不当,不仅不能完全解决神经损伤的问题,还可能造成新的问题,即发生神经掌皮支神经瘤,患者疼痛不已。

 2、肘管综合症。

 这是由于尺神经在肘部内后侧神经沟内反复磨损受压所致,俗称“麻筋”。

神经损伤早期,病情隐蔽,不容易早期发现,患者主要出现的是小指和环指的麻木感,或者只是感觉手指无法捏起一根针等。

到医院检查,医生常常诊断为“颈椎病”,相关的治疗往往没有效果,一直到突然发现手掌背侧的肌肉开始萎缩,手像一个枯骨手,此时才引起重视,可是,此时即使手术,手部的功能恢复的几率很小了。

我接诊的很多患者就是这种情况,早期没有引起重视,或者找的医生没有帮助诊断清楚,等通过其他人推荐找到我们时,已经是晚期了,非常遗憾。

 3、胸廓出口综合症。

 这是臂丛神经在颈部胸廓出口部受压产生的神经损害。

这个病是最容易与颈椎病混淆的一种周围神经损伤。

因为受压部位正好也位于颈部,而此处的周围神经还没有完全分成各自独立的神经支,因此,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非常不典型,即使是专业的手外科医生,也不容易诊断,需要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来鉴别诊断。

2008年,我们曾经接诊了一例女性患者,30多岁了,一直感觉一次上肢无力不适感,家人以为是孩子身体不好,也找医生看过,没有说个究竟,30多年来一直忍受过来了,可是患者的不适感越来越重,先后找了多家医院就诊,大家都诊断为颈椎病,保守治疗又没有效果。

后来,经他人介绍找到我们,结合相关检查后,诊断为胸廓出口综合症,手术后患者完全恢复正常。

当时在南京的报纸也做了相关报道。

实际上,胸廓出口综合症有特殊的检查方法,但这些方法并不是高端的仪器,而是医生的经验,臂丛神经和血管走行在同一个间隙内,当神经受压时,血管同样受压,因此,间接地通过血管的变化来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这是其中的一个方法。

从这个病例可以看到,现在医生过分依赖仪器是有缺陷的,实际上医生的经验在诊断疾病中应该更具有价值。

 4、梨状肌综合症 这是坐骨神经在臀部过坐骨大孔时受梨状肌等结构的慢性磨损卡压所致。

俗称“坐骨神经痛”,这种周围神经损伤特别容易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混淆。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两种疾病混淆的情况,最常见的是医生一股脑把所有腰腿痛全部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当然,按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梨状肌综合症也会有效果,比如:卧硬板床,静卧休息,避免弯腰搬重物,退步走,口服消肿药物和消炎止痛药物,以及神经营养药物的治疗,部分患者也采用针灸理疗的方法治疗,也会取得效果。

但是这种疾病有其特殊的情况,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是不能久坐,当症状好转后要进行腰部肌肉的功能锻炼,而梨状肌综合症患者却要慎重,因为不当的锻炼方法会加重神经的卡压和损伤,再次出现症状加重,由于坐骨神经是四肢最长的神经,一旦损伤,恢复效果差,遗留的后遗症多。

要特别重视。

 5、桡管综合症 这是桡神经在肘部掌侧桡神经管内受压所致。

桡神经从上臂外侧经肘部前侧向远端走行,分为深支和浅支,深支经Frose弓穿旋后肌进入前臂背侧,支配手及腕的伸肌腱。

临床常见的情况是,患者睡觉醒来突然发现手腕不能抬起,即发生垂腕的表现,自觉前臂无力肿胀感。

也有的患者开始发生手腕或手指伸直无力,逐渐出现无法伸直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对于前者,可以观察2-3周,如果没有任何恢复,要及时手术,而对后者来说,尽早手术是神经恢复的最佳方法。

一般来说,手术后神经功能并不能马上恢复,仍然需要一段神经的修复,甚至严重者无法恢复。

在众多的桡管综合症患者中,我们只有一例女性患者在术后第二日便完全恢复正常,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神经损伤的治疗原则。

 6、跗骨综合症 这是下肢胫神经在内踝部受压所致,主要表现是足底和足内侧麻木感,部分患者会出现疼痛的情况。

需要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

 7、腓管综合症 这是下肢腓总神经在小腿上段外侧腓神经管处受压所致。

这个部位比较特殊,用手摸膝关节外侧最突出的骨头,他的下面即是腓总神经穿过的地方。

此处,神经紧贴的骨头从后方绕到前外侧方,因此,神经不仅自身容易收到周围结构的卡压磨损,也特别容易被外面的外力所损伤。

其中,如果石膏托位置不合适,也会因反复卡压导致神经损伤,我们也救治过这种情况的患者。

这个神经损伤也是最常见的医源性神经损伤。

需要引起医生的重视。

同样,对于老百姓而言,自身对此处的保护要尤其上心。

腓管综合症的主要表现就是足下垂,即行走是踝关节无法抬起,容易摔跤。

相关标签: 神经

相关阅读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么回事?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么回事?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由头部外伤、脑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动脉瘤破裂、高血压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止血治疗、降低颅内压、手术干预、对症支持、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1、头部外伤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可能导致脑膜 ...
    10-14
  • 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手术是什么?
    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手术是什么?
    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手术是通过血管内技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微创方法,主要包括弹簧圈栓塞术、支架辅助栓塞术等。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由颅内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畸形、外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
    10-14
  • 脑溢血患者的饮食
    脑溢血患者的饮食
    脑溢血患者需采用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饮食模式,推荐食用西蓝花、燕麦、深海鱼、香蕉、低脂牛奶等食物,同时严格限制腌制食品、动物内脏、酒精及高糖饮料的摄入。一、西蓝花西蓝花富含维生素K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改 ...
    10-14
  • 小脑疝症状怎么形成
    小脑疝症状怎么形成
    小脑疝症状主要由颅内压增高导致小脑组织移位压迫脑干及邻近结构引起。常见原因包括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及颅内感染等。1、颅脑外伤头部受到外力冲击可能导致颅骨骨折或颅内出血,血液积聚形成血肿, ...
    10-14
  • 如何治疗脑白质疏松症
    如何治疗脑白质疏松症
    脑白质疏松症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干预、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病通常与脑血管病变、慢性缺血、遗传因素、炎症反应、代谢异常等有关,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步态异常、排尿障碍等症状。1、 ...
    10-14
  • 脑梗前兆症状以及怎么治疗
    脑梗前兆症状以及怎么治疗
    脑梗前兆症状主要包括突发性头晕、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视物模糊、行走不稳等。脑梗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脑梗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糖尿病、 ...
    10-14
  • 摔到后脑勺会有多少症状?
    摔到后脑勺会有多少症状?
    摔到后脑勺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平衡障碍等症状。后脑勺摔伤的症状严重程度与摔伤力度、受伤部位、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1、头痛摔到后脑勺后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通常表现为局部钝痛或胀痛。轻 ...
    10-14
  • 50岁的脑血栓能活多久?
    50岁的脑血栓能活多久?
    50岁脑血栓患者的生存期通常为5-20年,具体与血栓位置、治疗时机、基础疾病控制等因素相关。脑血栓后生存期主要受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发症管理及康复效果影响。脑血栓发生后1-5年内是生存关键期,若梗死面积较小且 ...
    10-14
  • 脑积水分流术后遗症
    脑积水分流术后遗症
    脑积水分流术后可能出现引流不畅、感染、分流管堵塞、过度引流、癫痫发作等后遗症。脑积水分流术是通过植入分流装置将脑脊液引流至其他体腔以缓解颅内压的手术方式,术后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并及时处理并发症。1、引 ...
    10-14
  • 脑供血不足的药物治疗是什么?
    脑供血不足的药物治疗是什么?
    脑供血不足的药物治疗主要有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尼莫地平片、银杏叶提取物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脑供血不足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高血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 ...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