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能否治愈主要取决于病因和疾病阶段,早期干预可部分逆转,终末期需长期替代治疗。治疗效果与病因控制、并发症管理、生活方式调整等因素密切相关。

急性肾损伤多由药物毒性、严重感染或血容量不足引起,及时解除诱因后肾功能可能完全恢复。治疗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进行短期血液净化,约60%患者肾功能可恢复正常。
糖尿病肾病早期通过强化血糖血压控制、使用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或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可延缓进展但难以彻底治愈。进入大量蛋白尿期后,肾功能将不可逆性恶化。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导致肾小球硬化,早期严格降压目标<130/80mmHg配合RAS抑制剂如缬沙坦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肾功能稳定10年以上,但已形成的结构性损害不可逆。

IgA肾病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通过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约30%患者可获得临床缓解。但反复发作会逐渐进展至肾衰竭,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
遗传性多囊肾病目前无法根治,托伐普坦可延缓囊肿增长。50岁以上患者多进展至尿毒症期,肾移植是唯一根治手段,术后需终身服用抗排异药物。

肾功能不全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0.6-0.8g/kg,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控制钠盐摄入<3g/日;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适度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改善微循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尿蛋白等指标。终末期肾病患者需提前建立透析通路,有条件的可评估肾移植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