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末期通常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乏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症状。肾病末期可能与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肾功能严重下降、电解质紊乱、贫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肾病末期患者由于肾功能严重受损,肾脏无法有效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导致尿量明显减少。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或无尿的情况,尿液颜色可能加深或呈现泡沫状。尿量减少会导致体内废物堆积,进一步加重病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尿量变化,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利尿药物帮助排尿。
肾病末期患者由于肾脏排水功能下降,体内多余水分无法排出,容易在身体低垂部位如脚踝、下肢出现水肿。随着病情进展,水肿可能蔓延至全身,甚至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水肿部位按压后可能出现凹陷,且不易恢复。患者需要限制水分和盐分摄入,抬高水肿肢体促进回流。医生可能会开具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等药物帮助减轻水肿症状。
肾病末期患者由于肾功能衰竭,体内代谢废物堆积,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容易出现贫血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同时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钙血症也会导致肌肉无力、疲乏感。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治疗贫血。

肾病末期患者由于尿素氮等代谢废物在体内蓄积,刺激胃肠道黏膜,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呕吐物可能含有胃内容物或咖啡样物质,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量多餐。医生可能会开具多潘立酮片、甲氧氯普胺片等止吐药物缓解症状,同时使用碳酸氢钠片纠正酸中毒。
肾病末期患者由于磷代谢紊乱导致高磷血症,钙磷乘积升高,皮肤中钙盐沉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瘙痒常在夜间加重,严重影响睡眠质量。患者皮肤可能出现干燥、脱屑,抓挠后易继发感染。日常护理应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用品。医生可能会开具碳酸镧咀嚼片、司维拉姆片等磷结合剂,配合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症状。

肾病末期患者除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日常需严格控制水分摄入,记录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饮食应以低盐、低磷、优质低蛋白为主,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等。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按时服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持良好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