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的主要功能包括生成尿液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平衡、分泌激素调节血压及促进红细胞生成。

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形成尿液,每日可过滤约180升原尿,最终排出1-2升终尿。这一过程能有效清除尿素、肌酐等蛋白质代谢废物,以及外源性药物毒素。当肾功能受损时,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会异常升高。
肾小管通过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精确调控钠、钾、钙等电解质浓度,同时通过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分重吸收。这种调节机制能应对不同饮水量和盐分摄入的变化,维持血浆渗透压在280-310mOsm/kg的稳定范围。
近端小管可重吸收碳酸氢盐,远端小管能分泌氢离子和氨,每日可排出50-100mmol固定酸。这种排酸保碱功能使人体血液pH值稳定在7.35-7.45,避免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

肾小球旁器分泌的肾素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血压,皮质间质细胞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刺激骨髓造血。慢性肾衰竭患者常合并肾性高血压和肾性贫血,与这两种激素分泌不足密切相关。
肾脏参与维生素D活化过程,将25-羟维生素D3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3,促进肠道钙磷吸收。此外还能降解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肽类激素,肾功能不全时这些激素半衰期会显著延长。

保护肾脏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建议定期检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出现泡沫尿、夜尿增多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日常可适量食用冬瓜、鲫鱼等利水食物,但肾功能不全者需限制高钾高磷食物摄入。